淮安金湖冬日采藕淘金热

26.01.2015  13:27
        在荷都金湖的秋冬季节,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劳动人群:每到采藕时节,来自异地他乡的他们就像候鸟一样飞到这里淘金。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强壮男劳力,都穿着把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黑皮叉(下水衣),每天从早到晚在藕田里弯腰采藕,凡是有大片藕田的地方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就是专职为种藕大户采藕的采藕工。最近,笔者带着些许好奇和发自内心的敬重,走近他们,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采藕工的活又苦又累
        早上7点多,满地的霜冻还有刺骨的寒风,让人感觉特别的冷。可在闵桥镇甫坝村七联组连片种植的一大片藕田里,十几位采藕工人早已在那里忙得热火朝天了,只见他们身上背着专门用于采藕的水枪,弯着腰在藕田里采藕,有的干脆蹲下来,将大半个身体泡在水中,浑身沾满了泥浆水,在他们的身后,刚采上来的大白藕浮在水面上,排成了长长的“藕筏子”。
        今年56岁的采藕师傅陈丰昌告诉笔者,他们来自宝应县望直镇,一起来的有9个人,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3岁。采藕是个纯体力活,既苦又累,特别是在冬天采藕,一般从早上6、7钟点开始下田,一直要采到下午5点钟才收工,中午只有个把小时吃饭的时间,一天要干10个小时左右的活,冬天在藕田里采藕,尽管穿着皮叉,可冰冷的水还是凉到心里,每天晚上收工后,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拖不动,睡下来浑身像散了架子一样。
        采藕也是一个技术活
        说到采藕,一般人可能会错误的认为,只要有力气就能把藕采上来。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采藕也需要经验和技术。陈丰昌师傅说,他从事采藕虽然有20多年了,但却是半路出家,与他同来的李师傅采藕已有40多年了,可以说是采了一辈子的藕。过去,他们都是靠人工采藕,不但体力消耗大,而且藕采的少,一个人一天只能采800斤藕左右。现在用水枪采藕,不仅省体力,采藕量也比以前多得多,一个人一天能采1000多斤,遇上好采的藕田能采2000多斤。藕田的藕好不好采,控制水深很关键,水太深了,弯下腰膀子够不着藕,太浅了,水枪用水就会供应不上,最好的水深是在30公分为宜。采藕时间长了,有经验的采藕工能在密密麻麻的枯荷叶中,一眼就能看出哪个荷叶秸秆下面有藕,这样用水枪冲起来就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
        采藕生活苦中有乐
        采藕工的劳动场地在藕田里,一天到晚都是泡在藕田里与泥土中的藕打交道,不但风吹日晒,而且饱受严寒天气的煎熬。但即便他们在恶劣的劳动环境下劳作,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陈丰昌师傅说,他们经历多年的采藕生涯,走南闯北,哪里有藕采就到哪里去,到安徽、上海、湖北、浙江、天津等很多地方采过藕,最近这几年金湖县荷藕种植发展很快,他们就每年都到金湖来采藕,这样离家近,比在外面的条件也要好得多。多年干这行,现在已经习惯了,虽然苦点,但是苦中有乐,有苦才有甜。干采藕这行体力消耗大,特别是在冬天,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能和抵御寒冷,他们每天早、中、晚三顿都吃大米饭,菜可以简单点,但必须顿顿都要喝点酒,尤其是在晚上,几两白酒下肚,所有的疲劳都没了。一个采藕工每天平均按采1000斤藕,每斤3毛钱算就是300元,这样一个月下来就是几千元收入,每年采藕从7月份开始到翌年4月底结束,一个采藕季节有8、9个月的赚钱时间,只要有活干,收入也是蛮不错的。每当他们带着辛苦挣来的钱回去与家人团聚时,就是他们感到最开心的时候。
       
作者:张孝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