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高科技渔业产业园 现代渔业的新标杆
12.05.2015 11:12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特种鱼类繁育车间、养鱼工厂、养殖小区、国际垂钓场、院士工作站……走进淮安市高科技渔业产业园,一座将现代生态技术、绿色能源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引入水产养殖业,融生态环保、高效节能为一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向我们展开精彩画卷。这里不但设施建设日渐完善,环境也赏心悦目,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群与周边码头古镇的风格浑然一体,园区道路两旁杨柳依依,一垄垄红叶石楠如火焰般跳动,预示着园区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29个标准化鱼池组成的养殖小区里,碧波荡漾,鱼头孱动,不但蕴藏着无限“钱”途,更是现代渔业高科技的实验场。据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强晓刚介绍,这里应用了多套生态型循环水处理系统,将气提装置、微孔增氧设施和潜流型人工湿地集成使用,有效降解池塘养殖水中的氨氮含量,实现养殖尾水的净化与循环利用,在大幅度提高池塘的生产潜力的同时,实现了养殖废水的零排放,节地、节水、高效、环保,为我市水产养殖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了新路径。
“一般占地2亩、2米水深的养殖水塘,需要养殖水2800吨,常规一个养殖周期内大排大灌换水5次,需用水14000吨;而我们同样的养殖塘口一个养殖周期最多只需用水5600吨,节水率达60%。还能大幅提升养殖效益,亩产量提高30%-50%。”谈到该技术好处,强晓刚为记者算了一笔帐。这里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已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现代农业物联网远程视频监控技术也应用于该养殖小区。据了解,在养殖小区水质监控设备下端连接着鱼塘溶氧探头,当水质溶氧低于设定的溶氧值时,监控设备就会自动打开增氧器,为鱼塘增氧。“鱼塘实时溶氧数据通过物联网传递到监控中心,我们通过网络或手机可随时查看。”强晓刚说,夏季高温暴雨时,鱼塘最容易缺氧,“即使不在现场,只要操作手机或电脑上的指令,就能轻松为鱼塘增氧,保证了水质。”
来到特种鱼类良种繁育车间,整齐多样的催产池、集卵池、苗种池、孵化桶一应俱全,异育银鲫“中科3号”、泥鳅、华鳈等品种进入了繁殖期,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该车间自去年正式运行以来,所繁育的特色种苗供不应求,涟水、盱眙、淮阴等周边县区的养鱼大户慕名而来。今年截至目前,该车间仅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繁殖1亿尾,预计全年繁殖各类鱼苗4.5亿尾。
旁边,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养殖水体8000立方体的三层楼现代循环水养鱼工厂已落成,计划6月份试运行。“这里将是整个园区技术集成应用最多的一个项目,高标准循环水养殖、生物移动床、人工湿地、物联网、生物制剂等等高科技将在这儿显示成效。”强晓刚说,南美白对虾、鲟鱼、加州鲈等10多个特色鱼品种将在这里实现规模化养殖,正常运行后一年养鱼规模能达到800万公斤。同时,养鱼工厂还是一个渔业观光项目,将成为全市中小学生鱼类科普基地,游客进入地下观光通道,犹如身临海洋世界。
还有,别具一格的圆形垂钓场备受欢迎,垂钓场直径118米,水面14亩,拥有196个钓位,垂钓爱好者络绎不绝。这儿环境幽雅,中科院院士杜建芳工作站建在垂钓场中心的小岛上。杜建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鱼类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每年,杜建芳院士和他的团队在这里工作30天以上,开展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和繁育研究,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提升本地区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张小燕侍农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2.05.2015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