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淮安市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13.01.2015  00:54

      近年来,淮安市把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强化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调动多方力量,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打造了具有鲜明淮安特色的亮点和品牌。

      民生为本,让责任落实到位。淮安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把食品安全摆上突出位置进行部署落实,2013年校园食品安全进入市政府为民办10件民生实事项目总盘子,2014年市委常委会将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到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整治一督查”内容。同时,食品安全工作多年来也是该市年度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监管部门的积极作为,“民生为本”理念在监管实践中不断放大彰显,各县区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

      纪检主动介入,推动校园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淮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以市委常委、纪委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食品放心行动指挥部,市纪委监察局、市食安办组织教育、食药监、工商、城管等部门不定期对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明查暗访,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两年来,市纪委已对工作不力或负有管理责任的27名责任人进行了党政纪处理。

      透明厨房,让后厨变前场。打造学校食堂“透明厨房”,是该市校园食品安全的关键一环。学校食堂通过安装摄像头并连接到校长办公室、教育部门办公室,实现了对后厨卫生状况、菜品质量、厨师仪表、地面卫生等各方面的实时监控,真正实现了“把后厨变前场”,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在学校食堂升级改造中,市县(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经费,改造了178个校园食堂流程,异地重建、新建16个学校食堂,52个校园食堂增添了相应的设施设备。目前,全市485所学校食堂全部建成透明厨房,学校食堂持证率、台账建账率、大宗食品招标采购率、问题食品清除率、案件查处率均达“100%”,量化分级A级率达73%,全市范围内消灭了C级食堂。

      综合治理,让风险更可控。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除了教育主管部门、食药监部门外,还牵涉到质监、工商、城管等部门。为了形成监管合力,淮安成立了由市纪委、市食安办牵头,食药监、教育、质监、工商、城管等部门参与的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聚合部门力量,强力开展整治。市食安办会同市教育局开展学校食堂大宗食品招标采购,对食用油、米、面、肉等大宗食品以及调味品、蔬菜等学校常用食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工商部门在全省率先制定《学校食品店经营规范》,对校园食品安全实行“全程封闭管理”。 针对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数量多、卫生差的现状,该市纪委、食安办共同组织工商、质监、城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食品经营户逐一登记。市食药监局制定《学生小饭桌管理暂行办法》和《小餐饮登记管理办法》,强化了对校外托管学生饮食安全的监管。在此基础上,该市政府出台了《淮安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对学校食品安全从校内到校外,从小食品店到学校食堂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积极探索建立校园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社会共治,从他律到自律。良好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精心组织、合力治理和强力推动,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组织动员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发放《告家长书》,发动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针对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印制《食事漫谈》宣传画,免费发放到所有学校张贴,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宣传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信息,动员全社会参与,努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学校参与、企业自律的社会共治格局。                              省食药宣

                                                                                                  (新华日报,2015年1月9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