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创新推动高效农业发展

03.12.2014  13:08
        今年以来,洪泽县创新方式方法,高效农业蓬勃发展:洪泽湖大闸蟹产业联盟成立,抱团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产销两旺;秸秆综合利用立足实际,效益良好。
        大闸蟹——兴产业拓销路
        洪泽湖大闸蟹养殖面积全省最大,仅洪泽县就达8.5万亩,由于地处淮安、宿迁两个大市,分属6个县(区),洪泽湖大闸蟹产业在养殖、质量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往往“各自为政”,影响了洪泽湖大闸蟹品牌塑造和产业壮大。9月26日,由洪泽县人民政府和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发起,洪泽湖大闸蟹产业联盟成立,四县两区共同推动洪泽湖大闸蟹产业健康发展。
        本着继续办、转型办、节俭办的宗旨,采取“公司主办、协会承办、政府引导、媒体支持、社会参与”的办节模式,第九届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螃蟹运动会、2014CBSA美式台球国际公开赛、洪泽古堰全国自行车公路赛……活动受到了新华社、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江苏新华网、扬子晚报等多家知名新闻媒体的关注,大大提高了洪泽湖大闸蟹的美誉度。
        洪泽湖大闸蟹销售渠道也日益成为该县最健全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不仅有传统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销售,也有大型卖场超市、展销会、品牌专卖店、品牌特许加盟店等销售模式,更有新建立的“蟹超对接”和洪泽湖大闸蟹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新模式,真正形成洪泽湖大闸蟹产供销一体化。
        食用菌——扩规模齐致富
        食用菌种植是洪泽县高效农业的又一大特色产业。截至目前,该县共有2家食用菌种植企业和7家合作社。著名的“食用菌大王”刘卉,现任省食用菌协会理事、市食用菌协会会长,不仅自己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还带动了100多家600多名专业种植户。
        洪泽县食用菌协会成立于2002年,每年都会邀请食用菌种植专家免费为农户进行培训,同时,协会为农户提供菌种和原辅材料,在栽培过程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2013年,仅600多名农户种植的食用菌就有1300吨,今年更是有望突破2000吨。“规模小一点的,年收益在3万元左右,规模大一点的,像东双沟镇的陈贵宝、段学成,岔河镇的祝林兵,收益都在几十万元。”刘卉说。
        该县2家著名的食用菌种植企业——紫山食用菌和胜伟食用菌也都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进行工厂化培育菌种,专业化技术服务,订单式生产加工,最低价保护收购,带动周边百姓致富增收。
        秸秆利用——护环境增效益
        在基层,秸秆禁烧禁抛是让当地政府“头疼”的一件事。洪泽县立足县情实际,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鼓励土地流转,秸秆全量还田。截至目前,该县共流转土地26.75万亩,土地流转率59.2%,仅与省农垦集团的合作,就单宗一次性流转土地2.2万亩。省农垦集团拥有先进的生产模式、机械化技术以及高效的种植模式,有效保障了秸秆全量化还田。
        变废为宝,秸秆成为食用菌种植原料。今年,紫山食用菌公司使用麦秸秆5500吨,胜伟食用菌公司使用稻秸秆1000吨,刘卉的公司食用菌使用稻秸秆100吨。秸秆回收利用让农民朋友多了一份收入,食用菌种植过后的基料经过加工,又是上好的有机肥。
        秸秆加工,综合利用。通过招商引资,宏盛秸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落户该县农业大镇三河镇,该项目可打包加工稻麦秸秆3万吨以上,打捆的稻麦秸秆一部分可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一部分可提供给周边热电厂作为燃料,缓解了秸秆禁烧禁抛压力,有效巩固和提高了洪泽县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