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审批制度改革 降低准入门槛打造成本洼地

23.11.2014  12:43

  今年以来,淮安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5张清单、1个平台、7项相关改革”为主要内容,全面推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随着政府职能加速转变,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淮安社会和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真没想到,办理‘四证’都不收费了!”淮安苏宁建材有限公司的王守永惊喜地感叹。

  经过2008年、2010年和2013年三轮收费减免清理,淮安已对252项涉企收费予以取消、停征或降低标准。今年9月,省审改办把淮安作为规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试点市。9月1日后,淮安又有6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被取消、停(免)或降低标准,使“全省收费项目最少、标准最低”的成本洼地效应持续发挥作用。

  哪些事项该由政府管理,哪些事项该交给市场调节,7月下旬,淮安公布了一份“权力清单”,保留的行政许可(含初审)、行政服务项目一律进入市政务中心,实现了“中心之外无审批”、“目录之外无审批”。

  6月30日,总面积达6.1万平方米的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全市422个事项中,各部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共计375项;纳入政务服务管理体系事项共计406项,占市本级所有事项的96.2%。审批职能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 所有的审批权力摆在了更加透明的环境下,让权力寻租成了“无水之源”。

  “说白了就是别人给我们提供规定的材料,我们依法对其审查,再简单不过。”市住建局行政许可处有关负责人如是说。在资料齐全的条件下,审批人员没有任何自由裁量权,也就没有了任何权力。一些部门负责人甚至感慨:“改革后,手中权力没了。

  亮剑权力寻租,不仅仅是一阵风,必须要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淮安出台了《淮安市防止行政审批权力寻租暂行规定》,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向相关部门及其人员以暗示、授意、打招呼、批条子、指定、强令等方式,影响干预行政审批。

  1—9月,淮安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35062户,注册资金492.8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2.15%和31.20%。新登记各类企业10444户,注册资金445.21亿元,同比增长69.44%和31.91%。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淮安相继推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一系列利好措施。今年,淮安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试点外商投资企业快速审批、建立内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推动部分领域全面向民间资本放开等,均取得重大突破。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并不意味着市场秩序的紊乱。淮安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构建市场监督管理和长效机制,取得显著效果。监管过程中,淮安综合运用行政指导、风险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在刚性执法中融入了柔性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对不落实监管职责的部门和人员坚决查处、严肃问责。(张延峰 马雪 廖卉)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