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兄弟俩算账

22.10.2015  19:31

  “这边亩产是1148.4斤,这边亩产是1389.6斤。” 

  “怎么差距这么大啊?” 

  表兄弟俩听到农技人员现场测产报出的数据,都感到惊讶。 

  10月10日,跟随省市媒体来到涟水县灰墩办事处采访,在周东村即将收割的一块水稻地里,笔者目睹戴云高和许玉忠表兄弟俩算细账情景。 

  “我家这边3亩地是机插秧,耕作秧苗等各项在内1亩地180元,化肥、农药比你家少花一半的钱,但比你家一亩地多收240斤,而且再有十来天就可收割,你家的还要一个月才能收,我家的水稻不仅品质好,一收下来就能卖,符合国家托市粮收购标准,增产增收已不在话下。你家的水稻到时就说不上啰。”许玉忠心中美滋滋地和表兄算着细账。 

  戴云高听着表弟许玉忠越是细算,心里越是后悔当初为了省钱省事,没听表弟的劝说,再看看自家的水稻,不仅长势不如人家,而且品质也差,现在还有部分尾部粒没有完全灌满浆,现在测产也只是理论数字,假如天气变化快,气温上不来,没完全灌满浆的水稻粒子还长不成,产量还达不到这个数,季节推迟产量低品质差卖不到好价钱不说,还会影响下季小麦的产量。 

  戴云高越算心里越懊恼,就是按最好情况算,一亩地也比表弟家少收入几百元,在同一块地里,山沟达山沟的,差距这么大让他觉得没脸面。 

  从周东村两个表兄弟的田间算账,记者不难看出农民们所要的结果。可是目前在涟水县水稻直播和机插秧究竟是什么状况呢?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水稻直播在涟水县也就才不到十年时间,从一开始就不推而广。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相比插秧等劳动力成本,种植方便的直播稻自然成为很多农户的首选。另一方面,麦收以后为赶上时令,秧苗必须快速移栽到位,强壮劳力的缺乏更让农户十分为难。简单算笔账,采用移栽,每亩水稻虽可增收约200斤、价值200多元,但起初仅雇佣人工插秧一项开支就在100—120元,加上育秧期间农药的投入费用,很多农民觉得不划算,还是选择直播稻省时、省力又省钱。但据农业专家介绍,直播稻最适合在无霜期偏长的苏南地区种植,在无霜期偏短的淮北地区种植,则需要选择生育期偏短的品种,这样才能安全起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