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协征集家装问题线索揭露行业“潜规则”

07.07.2015  17:37


  针对家装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消协近期通过南京、准安、泰州等地的消协微信平台、省消协官网、西祠、新华网等媒体渠道,开展家装行业问题线索“揭黑幕送流量”的有奖征集活动,参与提供线索的消费者可获赠100M的手机上网流量。截止6月25号活动结束,共征集家装问题线索772条,集中在签订合同、设计方案、购买材料、进场施工、竣工验收、售后服务等六大环节,主要包括:
  1、签订合同环节,对于使用的家装材料规定不明确,如材料品牌、品类型号等,易导致材料掉包、以劣充好的情况出现;在初期合同报价中,故意漏掉重要项目,以低报价诱导消费者签约后,再增加项目,使得预算超标;商家举办活动,现场签订合同后发现,实际与活动宣传不一致,但因涉及霸王条款,消费者难以维权退还定金;还有一些装修团队以“施工游击队”形式运作,签订的家装合同不规范或者根本没有合同,导致施工出现问题无法维权;部分消费者由于熟人介绍,碍于面子不好较真等。
  2、设计方案环节,往往设计效果华丽漂亮,而实际施工时因各种原因,导致实际效果与设计效果图差距甚远,并且设计方案也存在诸多不合理,如:插座安装位置设计、家具摆放空位等问题。有些设计师还要求消费者必须按照指定品牌购买家装产品,否则不予实现设计方案。
  3、购买材料环节,装修材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屡屡出现,当消费者发现材料不合格而要维权时,商家与施工队却相互推卸责任。施工工艺粗糙,偷工减料,施工单位通常会建议消费者多买材料,装修结束后却将剩余材料占为己有,一些施工人员极力推荐指定的品牌和型号的材料,往往高出市场价,存在“吃回扣”的嫌疑。
  4、进场施工环节,无故拖延工期现象较多,为了省事不按设计方案施工、施工队层层转包等,使得装修质量难以保证。
  5、竣工验收环节,经常在装修公司全部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消费者依然能发现质量问题,导致返工。且测量收费不一,测量计算方法与常规方法不一致。
  6、售后服务环节,消费者入住后发现软装家具出现问题较多,但因商家态度强硬,售后维权困难;水管、地砖、墙面等出现问题,装修公司却拖延不予处理,在保质期内却不提供免费维修,甚至有装修公司早已“消失”或“变身”为其他装修公司,导致消费者维权无门。
  针对上述问题,我省工商部门将集中力量进行查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整治力量,监督经营者完善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引导装修服务企业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