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成泰州首个国家生态区 PM2.5降幅全市第一
水更清了,天更蓝了,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了……如今,漫步于海陵的大街小巷,城市环境的点滴变化,成了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感受。
2009年,海陵区正式启动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该区生态整治、修复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秀、绿透、天蓝”的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近日,海陵区在全市率先通过环保部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成为我市首个获批国家生态区称号的县市区。
畅清水脉
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1.2万吨
去年,旨在补齐海陵“生态短板”的西北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开工,成为该区国家生态区创建中亮眼的“加分项”。记者在森园路贯通项目节点工程现场看到,尽管路面还未成型,但各种雨污管道已提前铺设到位。
“目前森园路污水主管网已经运行,整个西北片区的污水都将通过管网穿过五汊港和卤汀河,送到新建成的城北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厂日处理量达1.5万吨。”施工现场负责人吴文击说。
不仅是城北,据了解,近年来海陵区夯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配套建设污水管网约167公里,污水提升泵站8座,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1.2万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4.9%,并推动农村乡镇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海陵因水而生、伴水而兴,水环境整治一直是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环保海陵分局局长周爱玲告诉记者,为畅清城市“水脉”,该区有序实施了卤汀河、老通扬运河、三森河等38条河道的清淤疏浚、生态护坡,辖区内7个省市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8个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有序推进,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形成了鲜活流畅、富有层次的城市水景观轴线。
见缝插绿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9平方米
一弯曲径,几抹花红,山石点缀,乔灌错落……近几年间,市民不经意发现,身边多了不少绿意盎然的好去处。
“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随着中心城区不断发展,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绿地更显珍贵。”环保海陵分局副局长曹德勤介绍,国家生态区创建以来,海陵启动“空转绿”工程,将主城区的闲置空地打造成街头游园或道路景观,实施见缝“插”绿,让群众抬头见绿。
仅2014年,海陵区就利用城区闲置空地或边角地带,建成天和苗圃、新胜苗圃、宫涵生态停车场等24处游园绿地,新增绿地面积1100亩。同时,该区还先后改造完成乔园、泰山公园、人民公园、梅兰芳纪念馆,新建桃园、柳园,建成大浦游园、海陵中路游园等100余处生态景观,打造引江河、凤城河、引凤河等10多条滨河绿化带。
持续添绿,让海陵“绿肺”变得更健康、更强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陵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20.06%,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12.9平方米。
在农村,海陵区以“生态林业网格化、林业产业规模化”为发展方向,实施了一批农田林网、村镇绿化工程。目前,海陵实现了市级生态村全覆盖,全区共创成省市级绿色社区53家、绿色学校28所。
降霾添蓝
PM2.5指数降幅全市第一
11.7%、12.9%、9.14%、13.1%,这4个百分比数字,分别对应着海陵区“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相较“十一五”的下降幅度。“十二五”期间,该区共实施减排工程32项,2015年PM2.5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4%,降幅列全市第一,达到省优秀考核标准。
创建国家生态区以来,为扩大中心城区清洁能源区建设范围,推广使用管道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该区生态红线区范围内的21家工业企业全部实施煤改气工程,乐金电子、中海沥青、泰州宾馆等企业煤改气工程全面竣工。梅兰热电厂脱硫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转,海螺水泥、第一金属制品厂、唐仁集团等10多家工业企业关闭或迁出市区。
在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海陵区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新上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和环评制度,近五年来共否决污染项目18个,涉及投资额15.5亿元。该区制定出台了《海陵区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落实城市道路和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措施。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机动车尾气检测率达80%以上。同时,该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
“我区将借助荣获国家生态区称号这一契机,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构建生态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海陵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翔说。
(陈亚斌 龚晨 吴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