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林搭起沿海农民致富桥
傍海而居的农民对沿海防护林有特殊感情,不仅仅是因为海防林保护了他们的农田和房屋,还因为海防林工程项目给予了他们直接的经济效益。
海防林激活生态旅游
沿海红树林、千年古榕树、红纱鱼鹭园……这些年,广西防城港市的生态旅游越来越火。
“防城港生态旅游搞得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海防林给力。”防城港市林业局营林科副科长许绍才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从防城港的东兴市区驱车15公里,来到东兴镇竹山村的古榕树部落。这里属于北仑河口生态景区的一部分,三面环海。据当地导游介绍,古榕树部落由一棵千年古榕、几十棵大叶榕及小叶榕组成,延绵1000米。信步游走在林子深处,大叶榕伟岸挺拔,小叶榕婀娜多姿,步移景异、如临仙境。
依托资源优势,东兴镇竹山村开发生态观光、农家餐饮等旅游项目,给村民带来了实惠。村民孙继承是当地农家餐馆的老板之一,2009年餐馆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这种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的生活方式让他很满足。“每年都有好多人慕名而来,参观红树林和古榕树,品尝我们的农家菜。”孙继承告诉记者,东兴镇上千亩的成片红树林带是当地旅游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借助旅游开农家餐馆,他每年的收入有近10万元。
无独有偶,在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同样有一个依林傍海的生态旅游佳地——青山头新村。据铁山港区林业局职工戚满兴介绍,青山头新村的沿海基干林带主要是上个世纪60年代种的木麻黄,当地一位老板承包了部分林带搞旅游开发,生意极好。
“不会破坏防护林吗?”记者疑惑。
“不会,我们禁止随便砍树。这个老板很有远见,不仅自己种树,还多次造访林业局让我们帮他栽红树林。”戚满兴说,海防林能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形成天然氧吧,让人心情愉悦,开发商也明白这个道理。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居民进入森林绿地休闲的次数越多,其心理压力指数越低。
目前,北海市合浦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钦州市种植的6000多亩无瓣海桑也成为海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广西林业厅估算,沿海防护林工程区的森林旅游价值已经从2000年的2073.1万元,增至2013年的3383.6万元。
项目区农民直接受益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所生产的非木质林产品也能为工程区的农民提供经济来源。
记者在防城港东兴市采访时,恰遇防城区林业局林调处主任何海源带队搞调查设计。何海源告诉记者,老百姓对海防林工程十分欢迎,因为可以从中直接受益。
据何海源介绍,防城港有不少海防林为松树,一棵胸径12厘米以上的松树一年可以产3-4公斤松脂,连产10年,25年树龄的松树可作为用材林砍伐出售。何海源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公斤13元的市场收购价,一棵松树的松脂年产值是50元左右,一亩林地大概种110-130棵松树,这样算下来,一亩松林一年的松脂产值大概在5500元-6500元。
不仅如此,海防林项目还催生了许多造林大户。东兴市江平镇黄竹村村民张家发就是其中之一。张家发与村委会主任莫起珍以及另外一位投资人合伙造林,被纳入海防林项目,每亩可以获得358元的补助金。
值得一提的是,造林大户组织造林时还会产生大量用工劳务,增加社会就业,这又是一笔不小的社会效益。数据显示,广西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年增加就业152万工日,年增加就业机会价值为1.1亿元。
为制浆造纸提供支撑
当前,广西制浆造纸的“绿色基地”初具规模。这其中,海防林的功劳不能忽视。
广西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说,广西沿海地区以丘陵、平原为主,热量充沛,雨量丰富,是桉树速丰林的重点发展区域。200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发挥沿海地区的综合优势,引进外资在钦州、北海市建设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同时建设了以良种桉为主的浆纸原料林基地。沿海地区共在内陆立地条件较好的商品林区域营造速生丰产林210多万亩。
“既增加了森林面积,增强了沿海防护林的纵深防护功能,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带动林产工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蒋桂雄说,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北部湾绿色生态屏障逐步形成,广西海防林工程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沿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风平浪静时,海防林默默奉献;台风来袭时,海防林挺身而出。从广西林业厅的调查情况来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不仅在减少台风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速度、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多个方面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