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审计局多项措施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

31.10.2014  15:25

  10月29日,海门市审计局对人大常委会《关于2013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做出汇报。7月份以来,该局党组针对审议意见中“强化审计职能、加强整改落实、健全规章制度”等建议,认真研究、组织力量、部署落实,通过多项措施,在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组织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审计职能
      财政“同级审”是每年审计工作的主线。今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加强对公共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推进对财政资金的全口径、全过程的审计监督。该局从查找问题入手,以财政收入的合法性和支出的合理性为审计重点;从规范制度着眼,推进各单位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推进阳光审计,促进公共资金健康高效运行,全面凸显审计“体检诊断”功能。
      今年以来,针对政府投资的公建项目不断增多、群众关注度不断增加的情况,该局积极创新投资审计思路,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为保障政府建设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改善投资审计环境,制定、完善了《海门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标底审计操作规程》等5项投资审计制,对初审、复审项目的分配,审计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的工作记录,审计业务讨论会、协调会,复核意见书的规范,审计结果的确认以及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并统一制作补充资料通知单、审计节点工作记录、争议协调问题递交单等。确保操作规范更具规范性、全面性和操作性。
  二、加强整改落实,增强审计实效
        去年10月,海门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海门市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今年该局抓住机遇,不断强化审计整改工作。主要包括:
        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应在审计文书生效后,按照规定期限向审计局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内容有: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措施及审计建议采纳情况;有关责任单位、人员的责任追究处理情况;尚未整改(处理)到位的原因,以及下一步整改(处理)措施。对审计查出的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问题,被审计单位须将整改情况报告报送市政府。
        审计整改联合督查制度。根据联席会议审议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会同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对联席会议提出的事项进行联合督查。对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领导批示的重要事项,以及整改不到位、不按时报送整改报告等情形,由联席会议向有关单位发出整改督办通知。
      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对下属单位的审计整改工作负责。对审计整改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未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的单位,经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后进行通报批评;对拒不整改或屡审屡犯的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审计整改结果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可将审计整改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或向社会公告。
      三、健全规章制度,发挥审计作用
    (一)创新项目实施方法。今年该局分配计划审计项目时,只明确审计项目的完成时间,不再把项目一次性分解到科室,实行按序时进度分配审计项目。同时借助内部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三公示”细化相关业绩指标,详细记录审计业务干部的业绩情况。一是审计项目进展情况“时时公示”,加大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力度。二是审计信息完成情况“月月公示”。每月月初对上一个月每位审计人员的信息上报数量、不同录用级别的录用情况给予公示。三是审计人员个人业绩“季季公示”。对每位同志查处的违纪违规金额及收缴处理情况、案件移送及查处情况、计算机审计成果及科研成果情况等,每季度给予公示。
    (二)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根据新情况、新形势,适时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今年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等三项内控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
    (三)抓好队伍建设。今年,该局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实际做辅导、谈体会、讲缺点,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以“讲团结、讲正气、讲奉献”和“比分管工作在上级考核评比中获奖的数量和质量,比分管科、中心移送案件线索数量和质量,比分管科、中心审计收缴入库额”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三比”活动,及时总结《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计划》成果,并进行专题讨论,健全落实青年干部知识补充、更新和能力提升的培训机制,充分调动每名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