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四突出”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3.09.2015  18:58

  去年以来,海门市文广新局把“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谋划、部署和推进,目标到“十三五”末,在文化理论武装、核心价值引领、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实力、文化人才优势、文化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把海门建成文化设施先进、文化产品丰富、文化产业优质、文化文明繁荣、文化人才高端的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市。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人均0.3平方米;全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超8%;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力争达92%;进一步创设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项目,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年人均超10元以上。

  为顺利实现目标任务,该市将在四个方面作出努力:突出文化阵地的提档升级与功能发挥并重,彰显文化网络新力量。“十三五”期间,建立市、镇乡、村社区三级网络。县(市)级阵地实施市级文化设施“十大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四馆一院”建设,即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新馆、美术馆、人民大剧院,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投资概算5亿元,预计三年内全部竣工。镇乡级阵地实施“311”工程,每个区镇乡必须建有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特色文化展示馆三馆;一个数字化电影院;一个综合性文化广场。在功能规模上实施倍增计划。村社区阵地主要实施“111”工程,各建成一个文化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00㎡、一个农家书屋按照4星级标准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不少于1000㎡。

  突出文化服务的常态建设与品牌打造并重,彰显文化供给新优势。实现文化创作精品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预计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七个一”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实现文化活动特色化。按照“天天有文化活动”的要求,大力开展群众性、品牌性、普惠性的公益文化活动,突出抓好十大类品牌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服务均衡化。按照“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人民共享”的要求,不断探索让更多群众充分享受均等优质高效现代的文化权益的创新举措,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数字文化服务。实施“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建设20个左右24小时自助图书馆。二是文化项目服务。重点做好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览、送培训等“五送”活动,每年分别达到5万册、300场、3500场、20场、5000人次。三是文化群体服务。每年发放文化惠民服务卡3000张以上。创新实施“文化养老”新模式。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每年重点培育投资超千万元的文化产业项目20个以上。“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南通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8个和3个以上,省级示范基地和园区5个和2个以上,力争在国家级示范基地或园区上有所突破。

  突出文化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活力并重,彰显文化资源新能量。深入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改革、以城带乡文化联动机制改革、海门山歌艺术剧院改革。

  突出文化管理的统筹协调与均衡有序并重,彰显文化发展新水平。文化市场管理再铸海门样板。进一步创新执法监管模式,加快推动实现文化市场监管的法治化、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海门特色。实施地方特色文化繁荣工程,加强四大理论体系建设,即江海文化在海门传承发展的理论体系建设、海门山歌(剧)的理论体系建设、海门文化艺术的理论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增国家级非遗和文物保护单位各1个以上。新闻出版创新管理凸显海门格局。一是争创全国新闻出版依法行政示范点。二是建成省级书香城市。三是继续保持农家书屋点面结合、建管并重模式全国前列地位。四是争创全国版权管理示范市。

(张文雅)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