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包场镇模范村治理抛荒发展特色农业

27.11.2014  14:21
        如今,走进海门市包场镇模范村,呈现在眼前的是:绿树成荫,田间蔬菜大棚一片连着一片,一棵棵小树迎风招展,显得生机勃勃……“治理抛荒,种植苗木,流转土地见成效,咱们坐着数钱,哈哈……”见笔者来访,一群老村民纷纷围了上来,不住地称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前些年,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纯农业的效益相对低下以及耕地流转困难等诸多原因,致使模范村和别的地方一样耕地抛荒现象严重,耕地抛荒之忧成为摆在村委面前不可小觑的问题。
        位于海门市包场镇东北角的模范村于2001年由原互助、宝兴、模范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人口3662人,下辖3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816亩,是一个纯农业村。模范村针对耕地拋荒现象,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调优结构带领农民致富。为了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种殖业。2011年,模范村治理抛荒跨出了第一步,通过努力引入在外能人,首次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成立了范园四青作物专业合作社,社员118户,种植四青作物每亩可增收2500多元,获得第一桶金,初步让村民偿到了甜头。接着村委一班人把苗木果树产业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来抓。号召并引领农民在四旁植树的同时,发展规模化苗木果树种植基地。到目前为止,全村有380名农户种植苗木、果树,面积达1000亩,种植的苗木品种以桂花、紫薇、香橼等为主;果树以橘子、金桔、猕猴桃树为主。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6%左右,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农户接近20%。2013年11月,模范村引进了农民经济人,建立了占地100多亩的“海门市鹏莱林木生产基地”,引进种植了市场上较有前景的紫薇、桂花、黄山栾树、香橼等15个优质苗木品种,初步显现了特色苗木生产基地的曙光,有了规模特色苗木生产的前景。这样一来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又能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同时,又可引入周边农民进园区打工增加收入。2014年初,模范村111名种植苗木的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海门市鹏莱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村从事苗木果树产业的人员达到200人,年生产各类苗木果树100万株,年销售苗木20万株,近期实现销售总收入500万元。
        “土地流转好啊,全家人不用下地,每年净挣10000多元…….”在模范村23组,江老伯兴奋地告诉笔者,该组有土地136亩,组里的田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在料理,抛荒尤为严重。年前村里引入河南籍种葱大户,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全组的田地,老江家三对儿女全部外出打工,有10多亩田,早先种一半荒一半,现在挺好,包给人家净拿上万元。今年该组开展了整治土地活动,填平废沟废塘,彻底清理杂树、杂草,把20多亩废地变成了良田,又给该组村民增加了一笔收入。
        海门市包场镇模范村通过三年多对抛荒现象的整治,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王思 张陆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