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三举措”规范工伤认定促社会和谐
今年以来海门市人社局三举措进一步规范工伤认定程序,维护了用人单位内部稳定和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严格审查受理材料。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时,严格审查是否属于管辖范围、《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写是否规范、提交材料是否齐全,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严格核实确认。对申请人提交的医疗机构、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文书(或证明),必须为原件,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格式。
强化工伤案件调查取证。调查取证之前深入研究案情、确定调查重点。调查中围绕疑点和争议焦点,周密制定调查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和调取证据。对工亡案件、受伤害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较大分歧争议的案件、经书面审核仍存在较大疑点的案件、群众举报的案件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同时现场调查应分别确定调查重点:涉及交通事故的,重点调查职工正常的住所或居所地、正常的交通方式、交通路线等;涉及正常工作区域之外发生的工伤案件,重点调查职工职责及正常工作区域、外出原因以及是否由单位指派、是否有目击证人等;涉及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发生的工伤案件,重点调查是否存在加班情形及证据、是否有直接证据支持、是否有通话详单等间接证据支持等;涉及疾病的,重点调查职工有无病史、事发前身体状况、事发时有无饮酒等。
建立重大疑难工伤案件“会诊”制度。严格执行工伤认定初审、复审、审核的多级审批制度和工作流程,重大复杂案件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经集体研究讨论后作出认定结论。通过会议等形式研讨工伤认定标准、程序,交流探讨办案经验技巧。将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重大疑难案件提交由分管副局长参会的工伤认定讨论小组会议研讨。
今年以来,海门市人社局通过进一步规范工伤认定程序,避免和减少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截止目前,共接待新老工伤咨询800余人次,受理企事业单位职工工伤认定申请1969件,已认定工伤1864人,不予认定工伤16人,时效内结案率100%。切实解决了受伤害职工家庭后顾之忧,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稿件来源: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