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蓄放,润泽一座座城
镇江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
新华报业网讯 4月2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我省镇江市入围16个试点城市,未来3年将获得12亿专项补贴资金的扶持。
曾几何时,逢雨必涝、“到××地来看海”之类戏谑折射城市之痛,尤其北京7·21特大暴雨后,城市内涝越来越受到关注。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做哪些功课?将给生活其间的人们带来什么变化?
从细微入手,镇江成鲜活切片
3月26日下午,记者专程赶往镇江采访,市政府办公室里一场内部小会议正热烈而紧张地进行,主题正是“申报海绵城市”。
“全国总共34个城市申报,每个省基本只有1个名额。我们作为江苏唯一代表,首轮初选进入前22名。”镇江给排水管理处处长胡坚介绍,这次国家首批试点,全国计划只有6个名额。
早在2007年,镇江就已先行先试,着手开展降雨量、径流量控制等相关研究工作。“最初是为了解决城市内涝与面源污染。”胡坚坦言,为应对内涝和大量生活污水,很多城市选择扩建下水道、增加调蓄池来增加收集能力。而建调蓄池1立方1万元,财政吃不消,维护管理也极不方便。镇江吸取美国、新西兰、英国等国的经验,引入LID(低影响开发)体系进行本土化探索,希望通过一定的生态技术,尽可能轻松实现城市雨水的就地、就近回收利用。
镇江金山湖路,看上去普通,实则暗藏玄机——其两侧人行道采用橘红色的透水材料铺装,侧面每隔一小段就有一个拇指粗的孔洞;绿岛低于路面近10厘米,种满了耐旱耐涝的小灌木;围绕绿岛的路牙石没有全封闭,每块都有两个长方形的孔洞。
“可别小看它们,透水材料、孔洞、凹陷的‘雨水花园’都能起到收集、净化雨水的作用。去年几次大雨,我们现场考察,没发现任何积存。”镇江给排水管理处副处长赵宝康介绍。那雨水最终去哪儿了?赵宝康告诉记者,一部分下渗、补充、涵养地下水,一部分在“海绵体”饱和后依然排到水体,但经过层层渗透,水量减少、水质也得到净化。
目前,镇江因地制宜已做成十几公里生态道路。新路都按上述标准建造,对老路则进行改造。建生态道路比起原来的扩建管廊,投资节约30%—60%。老小区的欠账怎么还?胡坚告诉记者,该市江滨新村探索将不透水路面改为透水路面,利用现有空间做透水绿化带、停车场,楼宇之间安放雨水罐。“我们用模型做实验,在不扩大下水管道管径的情况下,这个老小区足以应对30年一遇的暴雨。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来洗车、保洁,减少对新鲜水的使用。”
从每一块绿地、每一条道路开始推进,争取连点成片。镇江原本要打造一块3.8平方公里的“海绵体”,申请试点方案做方案时,这个范围拓展到22平方公里。
系统治水,“内生需求”旺盛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自然”迁移,尽可能实现水的自然循环与利用。
构建海绵城市,就得保护现有海绵体、恢复被破坏海绵体和实施低影响开发。其实,江苏很多城市已有意识地采取一些“碎片化”做法,契合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张家港市将明朝留存下来的一条12米宽护城河覆盖,在上面盖起停车场,沿河打造了一条S状繁华商业街。然而,由于没有进行雨污分流,越来越多污水排入。2009年,当地政府下决心启动综合整治工程,花费18亿元、耗时4年拆除河道建筑,恢复老河道,打造沿河风光带,建设地下停车场。“从盖河到开河,体现治水理念的提升。有水的城市才灵动,有了蓄水的‘水盆’,城市才会减少内涝。”张家港市城区改造办公室副主任黄国华告诉记者,虽然耗资巨大,但还给市民一片河道、绿地。
过去治水,力气花在消除“黑臭”。而现在,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还要使水变清澈、成为优质水资源。宜兴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市正制定规划,计划投资近10亿元,对城区的西氿湖进行生态修复,“以前是星星点点治水,现在要系统地去治水”。
“我省建设海绵城市的‘内生需求’其实非常旺盛。”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何伶俊告诉记者,不久前,住建部在深圳开办又一期海绵城市培训班,全国1200人自愿报名参加,仅江苏就200多人。“我们正与财政部门沟通,‘十三五’期间省内将开展试点。”
建海绵城市,须防“走极端”
在何伶俊看来,构建海绵城市这个载体解决水问题,可在经济上产生拉动效应,会催生一些新材料新产品,形成综合效益。更关键的是,建设海绵城市,将对传统观念带来较大冲击与挑战。
以往城市排水,靠的是管渠、泵站等设施,追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而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从技术角度讲,江苏每年降雨量大概1100毫米,70%-85%要求被蓄滞,而不能被排出。”何伶俊透露,今后规划上将对此加以控制,地块出让时径流量、透水路面等作为要件写进去,开发前后该地块排水量须持平。如此一来,既不增加市政管道的压力,也会达到滞留洪峰的效果,尽量不反复开挖马路。
“海绵城市建设,也要防止误区。”何伶俊坦言,此次申报我省许多城市跃跃欲试,但评审时发现一些城市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有的城市没有研究降雨规律,有的城市则雄心勃勃要干“大工程”。而实际上,建设海绵城市,渗透在诸多环节细节,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
镇江市规划设计院院长赵江告诉记者,镇江做海绵城市,几乎没有大体量工程,有的都是细微之处的变化,比如绿岛变低洼,但随之而来须注意植被、保洁作业方式、路面养护的变化。“打造海绵城市,并不是推翻一切重来,而是与传统相结合,对现有资源重新调整。”
“构建海绵城市,既要‘大手笔‘又要‘缝插针’。”中国科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区裕雄研究员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整个社会,需要的是多部门合作、信息共享,“哪怕个人打造‘绿色屋顶’也是一块蓄水小海绵,一块块小海绵,最终就会形成一块大海绵!”
本报记者 曹旭超 宋金萍 本报通讯员 李路琪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