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到海安调研职工普惠服务工作(附图)

22.10.2014  13:01
张海涛到海安调研职工普惠服务工作(附图) - 总工会
来源: www.jsgh.org

                               

本网讯   10月15-16日,省总工会副主席张海涛一行在南通市总副主席季金祥陪同下来海安视察指导职工普惠服务工作,对海安普惠服务职工的硬件设施建设、普惠服务项目实施等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工会会员普惠制平台建设与县总负责人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近年来,海安县总高度重视职工服务工作,在硬件和服务项目上不断下功夫,职工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加强帮扶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规划县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区镇工会整合资源积极建好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企业工会不断强化职工之家建设,形成县、镇、企三级服务职工阵地建设。二是加强帮扶服务工作的转型升级。 服务思路由“节点帮扶”向“日常帮扶”转变。 县总除了重点做好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外,将医疗救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意外伤害救助、法律援助、心理关爱纳入日常帮扶范畴,平时只要职工有需要,按程序申报后立即给予救助。 服务对象由“困难职工”向“全体职工”转变。 除了生活救助、子女助学、职业培训是面向特困职工、困难职工及配偶、子女外,医疗救助、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等其他帮扶项目都是面对全县在职职工。在职工医疗救助方面,县总在不断加大帮扶救助标准的基础上,在全县百人以上规模企业推进职工爱心互助基金的规范建立,搭建县、镇、企三级医疗救助平台。在职工心理关爱方面,县总与县心理协会联手,在县总开辟职工心理咨询室,专门聘请12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每周六晚轮流值班,为全县职工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向企业开展送“订单式”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进企业活动,近两年来,已先后到260多家企业送心理健康知识等讲座,惠及职工6万多人。在职工法律援助服务方面,注重加强与司法、人社、法院等部门沟通协作,成立海安县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将办公地点设在县人社局,选派20名擅长办理劳动争议的律师组成职工维权法律援助团,每天2名律师值班,为全县所有职工提供专业法律咨询、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免费法律服务;自2010年成立以来,共为1527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其中通过非诉协调、调解结案的劳动纠纷达到90%。 服务方式由“输血帮扶”向“造血帮扶”转变。 不断加大“输血帮扶”力度,助困、助学的慰问人数和慰问金额居南通县市区首位,仅2014年两节期间送温暖,县总就慰问了660多名困难职工等帮扶对象、发放慰问金60多万元;暑期金秋助学,对200多名困难职工家庭的学子分片慰问,发放助学金达31万多元。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输血帮扶”模式。2010年,县总与雅周镇惠农草制品专业合作社合作,从送温暖基金中安排专项经费,在农村特困、困难职工家庭中推广草绳加工项目,向他们赠送草绳机,建立草绳机操作技术培训基地,实行免费培训;几年来,在全县范围内不断推广草绳加工项目,目前,全县已有近200户特困、困难职工家庭通过各级工会组织的扶持走上了家庭创收之路。同时,县总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有需求的职工家庭特别是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子女免费提供就业岗位,近年来,每年联合举办招聘会60多场,为2800多名职工子女提供就业岗位。

在全面听取了海安工会的工作汇报后,张海涛一行先后深入李堡镇总工会、老坝港滨海新区(角斜镇)总工会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海安县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江苏中洋集团、江苏联发集团,实地了解海安服务职工的阵地建设情况。张海涛充分肯定了县总打造的立体式普惠服务网络,并对职工帮扶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路、在企业中推行的职工爱心互助基金、职工法律援助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县总进一步抢抓机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工会会员普惠制平台,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海安县总负责人周于红、黄志平、唐仁惠、王宏来、陆威生参加了调研活动。 (海安县总女职工  保障部  通讯员 陆义军)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