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雕刻大师将赴罗浮宫参展 向世界展示扬州楠木雕刻技艺
扬州木雕走进巴黎罗浮宫
中国江苏网10月13日讯 法国巴黎卢浮宫非遗文化展,自1994年举办第一届以来,一直在恢复与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昨日,记者获悉,扬州楠木雕刻大师周善生、廖凯受邀于下月上旬参加在巴黎卢浮宫的艺术品(秋季)展览会,届时,二人将携带由金丝楠木雕刻的一张龙椅和两个中型木雕前去巴黎。
细节决定楠木雕的成败
昨天上午,在486广场的非遗项目展示区内,记者见到了周善生,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一块楠木,手上拿着刻刀细心地雕刻。周善生告诉记者,做楠木雕刻,50岁是一个节点,在此之前,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可到了50岁以后,由于眼睛常年汇聚一处,视力耗损严重,50岁以后视力衰退,雕刻细节时,就不如以前得心应手了,而一块楠木雕的成败就在于细节处。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展示的一块屏风,雕刻的细节非常细腻,迎着灯光看表面,金光闪闪,很是漂亮。周善生告诉记者,楠木雕刻好之后,需要用砂纸手工打磨,如果一件楠木雕刻用时一年,那么雕刻完后,打磨尚需费时半年。
周善生表示,每一件木雕工艺品的面世,从选料到设计再到雕刻打磨,一幅大件木雕作品,都要花上2-3年的时间。即便画稿定案后,每次雕刻下刀之前,都要考虑木料的质地纹理等,下刀深浅力度相宜,稍不注意就可能留下败笔,甚至前功尽弃。
三件木雕亮相巴黎卢浮宫
在非遗展示区,记者见到了一块楠木屏风,展示乾隆在扬州的情境。周善生告诉记者,由于场地限制,他的很多得意之作都在甘泉的工作室。据了解,在他的工作室中,有一幅名为《渔村远岫图》的作品,长3.7米,宽0.9米,是周善生的得意之作。这幅作品既有水墨画用笔的抑扬顿挫之意趣,更有木雕艺术用刀的勾凿剔刻之鬼斧神工。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展览,2013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
周善生告诉记者,收到江苏省组织的赴法国巴黎卢浮宫参加世界非遗文化展的邀请非常激动,由于他的木雕作品多为大件,航运十分困难,他只能挑选两件中型物件和一件可拆卸的龙椅前去参展。
据了解,两块参展的屏风中的一件名为《八仙过海》的漆沙砚,是周善生为数不多的人物木雕作品,历经两年时间,基本完工。周善生以刀代笔,刻画了神话中的八位仙人,神态衣着各异,动感十足。在非遗展示区,记者见到了即将带去参展的龙椅,据了解,这把龙椅是按照清朝乾隆时期的龙椅为范本进行创作的,展现了皇家的大气之风,以及楠木固有的典雅气息,在雕刻上,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极大程度上展现了扬州木雕技艺。记者注意到,龙椅可以进行拆卸,届时进行空运时,将会被全部拆卸下来,打包严实了再进行航运。
周善生表示,在巴黎的一周时间里,他将在现场为世界人民现场展示楠木雕刻技艺,同时还会携带楠木雕刻的VCD进行现场讲述,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楠木雕刻文化。
成立协会形成行业规范
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传统的手工艺逐渐消失,即使扬州工天下闻名,但目前扬州市从事木雕这项技艺的已经只有数十人,大师级人物更是少之又少。周善生也时常感叹后继乏人。同时,扬州楠木雕发展至今,技艺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在理论研究上却一直未曾有所突破。日前,周善生和扬州从事楠木雕刻的大师们成立了扬州木雕协会,希望借此能够弘扬木雕非遗文化,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周善生告诉记者,一项艺术有什么规范,都需要有一个体系,就比如书法中的草书或行书,该如何起笔,下一笔该如何走向,在前人的摸索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楠木雕刻历经这么多年,每个大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到底哪种最易上手,同时具有科学依据,至今没人去研究。木雕协会成立后的首项工作,就是组织班底,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然后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积集出版,形成一套属于扬州的楠木雕刻理论。
记者张旭/文孔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