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获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监管第一名

27.05.2016  11:03


  早在2006年,洪泽县就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2014年,该县又将“生态洪泽”确立为永恒战略,出台了《洪泽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2014年度获得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监督管理第三名,2015年度获得全省第一名,并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
   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五年投入20多亿元
  为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该县编制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按年度重点实施了洪泽湖湿地保护移民迁建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河道疏浚工程、尾水生态廊道工程、白马湖生态保护工程等五大工程,有效的提高了全县生态红线区域的整体环境。
  白马湖位于该县东南边缘,堤内面积113.4平方公里,是白马湖地区主要的洪涝调蓄水库,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过境湖泊和淮安市第二水源地。如今的白马湖,一眼可以望到对岸;近岸,鱼儿欢快地游动清晰可见。
  “为了绿水青山,我们在生态建设方面舍得投入,‘十二五’期间共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县环保局同志坦言。
   建立沟通联动机制,三年拒绝50多个项目
  全县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等4个类型6个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总面积604平方公里,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县域面积的47.7%。
  为加强生态红线区域监督管理,该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环保、水利、发改、林业、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及有关乡镇为成员单位的洪泽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了沟通联动机制。
  该县环保局领导介绍,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建设活动由发改、环保、规划等多部门联合审批,近三年,他们拒绝了50多个有意进入生态红线保护区的项目。
   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一年处罚45个单位
  该县公布了《洪泽县生态红线区域名录》,出台了《洪泽县生态红线区域类别及管控措施》。县环境监察局联合相关监察监测执法部门,严格执行管控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偷排偷放和超标排放企业。“我们对重点污染源一直保持高压态势,重点企业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立即查处,去年给45个单位下发5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某企业因擅自转移处置企业危险废物被移送司法机关,两人被判缓刑。”环境监察局同志介绍。
  该县按照“谁保护、谁受益”和“谁贡献大、谁得益多”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红线区域监管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省财政安排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依据。对保护成效显著的镇和部门给予奖励,并足额下拨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对保护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减补助资金;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洪泽县委书记徐东海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事关永续发展和民生福祉,必须时刻抓在手上。投入再多的钱、投入再多的精力都不为过。

     (黄育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