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润泽惠民生——写在洪泽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水利部验收
来到洪泽县墩口村的浔北干渠,水面清洁,岸坡整洁。微风吹起,碧波荡漾,整个干渠像一条玉带,静静地横卧在冬日暖阳下,看的人心旷神怡……2014年12月23日,笔者随水利部委派的省市验收专家成员走进洪泽县的沟渠闸站,亲身感受该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喜人变化。
变化一:管护到位 放在心头
洪泽县地处淮河下游,全县水陆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水域面积占54%,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全县耕地面积59.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7.5万亩。经过60多年来艰苦不懈的治水,目前已初步形成防洪、除涝、灌溉、降渍等四大水利工程体系。
市水利局科技处处长曾庆祝告诉笔者,小型水利工程处于农村水利灌排体系的末稍,是保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工程综合效益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也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2013年,洪泽被列入全国55个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试范县,岔河镇被列入全市试点镇。县委、县政府抓住改革试点的契机,将其作为改善农村村庄环境、农业生产条件、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紧紧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制度、办法,涵盖了改革模式、资金筹集、监督管理等方方面面,力求使这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据了解,本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全县境内(含场圃)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包括大、中、小沟,支、斗、农渠;灌排泵站;圩堤、圩口闸;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桥、涵、闸、渡槽、倒虹吸等)。
变化二:效益发挥 灌进田头
在洪泽县三许渠首处,墩口村小型水利工程“五位一体”管护牌就竖立在路头,吸引了省市验收组专家驻足观看。“沟渠156.7公里,涵闸123座,桥梁33座”—管护牌将作为管护内容的小型水利工程以及农村环卫保洁、农村交通设施、农村公共绿化设施、农村公共活动场所等明细一一列出,还公布了管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监督电话,使人一目了然。
市水利局农水处韩品元处长介绍说,“五位一体”管护是洪泽县整合项目资金、创新管护方式的一大亮点,即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体系,整合规划、交通、林业等部门下拨的各项管护资金,对小型水利工程、农村环卫保洁、农村交通设施、农村公共绿化设施、农村公共活动场所实行“五位一体”集中统筹管护,另外采取“上级争取一点、县镇安排一点、受益村居筹集一点、水利开发赚取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水利工程管护资金,从而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
本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洪泽县境内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县对所有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了调查登记、确权发证,并在实践中确定了竞争承包和种田大户(公司)两种管护模式,然后由县里组织对所有管护河渠、工程进行一次性集中清理和检查维修,移交相关管护单位或人员。
“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基本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村级水管员工作在管理一线,随时随地全面掌握各处水利工程的具体运行状况,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全县所有中沟级以上涵闸、泵站的开启,均由各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真正实现了节约、高效用水,小型水利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打通了服务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洪泽县水利局局长郭明珠讲起改革,不由感慨万千。
变化三:百姓满意 喜上眉头
走进洪泽县最早试点的岔河镇,笔者不时看见穿着红色管护服的管护人员,他们有的在清理水面漂浮物,有的在打扫路面垃圾,有的在运送水草,整个村庄在这些管护人员的打理下,道路干净整洁,河面水体清洁,绿化美观有序,整个村庄在水的浸润环绕下显得生机勃勃,“水美乡村”在这里成为现实模样。
据统计,由于实行“五位一体”统筹管护,统一安排人员、事项和经费,仅岔河镇一个镇的管护人员就减少了164人,管护费用减少了49.68万元,每平方公里综合管护成本减少了5200元。排灌泵站故障率从10%下降到3.5%,增加自流灌溉面积近5000亩,维修排灌电费共计下降150万元。全县改制完成后,共计减少管护人员3600人、管护经费2200万元。在农田灌排费用、工程管理成本、管护矛盾发生率实现“三降”的同时,小型水利工程完好率、水资源利用率、群众满意度实现了“三升”,而且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用水更加方便高效。
岔河镇村民周其友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高兴地说:“以前我们这边的小闸,长期没有人管理,经常堵塞,到用水的时候,搬不动、摇不动,急死人,现在有专人管理,经常来上油,小闸用起来很方便,而且我们河道的水花生也都清理的干干净净,河道很清洁,用水也方便。改革真是一件大好事,我们老百姓都拥护。”他的这一番话语,无疑符合和达到了当天验收过程中,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蔡勇提出的“群众是否满意”这一条重要评判标准。
“洪泽县的改革工作在多方指导和支持下,夯实了确权划证的基础,抓住了创新模式的根本,扭住了筹措资金的关键,提供了制度体系的保障。今天通过水利部验收是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开端。明年淮安市将在全市推广洪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在市水利局王亚华副局长的心里,一张新的改革蓝图与人水和谐画卷已然绘就。(供稿:淮安市水利局 徐晶晶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姚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