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面孔中国心:李忆祖行走新疆 故事如书
龙虎网讯 初次见到李忆祖,这位77岁的老人白发微卷、精神矍铄。屋外风雪飘摇,他站在门口等候,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拉开门,一派谦谦君子风度。他高鼻梁、深眼窝,一张西方的面孔,带着笑容,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亲切有礼。仅仅是这些初见印象,就足以让人对他充满好奇与敬重。
外国血统,却有一颗中国心
这个“洋面孔”的老人,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的身份证上写着“汉族”。
1938年,李忆祖在天津刚出生,就与生身父母失去了联系。一对中国夫妇收养了他,视如己出。在中国父母的爱护下,李忆祖幸运地在那个年代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北京上了小学、中学,1961年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毕业。
毕业后,李忆祖被分配在北京的单位。他两次打报告,希望到当时比较落后的新疆工作。“70多个人报名,母亲一开始不愿我来。但年轻人想报效祖国,她还是支持的。”李忆祖说,50年代后期,他先后在北京房山、周口,湖南韶山、怀化,大连,福建等地区实习实践过,“去了这么多地方,西北未去,也想去。”
边疆工作设期5年。没想到,“边疆干上5年,回不去了。”李忆祖爱上了大美新疆。
上世纪80年代初,李忆祖曾当过一段时间的中学校长,后被调到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工作。
1998年退休后,李忆祖闲不住,从事起“关心下一代”工作,到各处义务讲学。
年逾古稀的李忆祖很在意自己的中国身份。每逢有人称他“老外”,他都会耐心解释,“我不是老外,我是外裔中国人。”有趣的是,养父母家的孩子后来都移居美国,只有他,一直留在国内。李忆祖觉得,人应当有感恩之心,养父母将自己抚养成人,自己的家就在中国。
苦而不觉苦,总能从生活中发现美与乐趣
从事野外地质工作20多年,李忆祖跑遍了新疆大地。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等山脉,都留下他的足迹。
野外工作十分辛苦。“雪山化点雪水,几个石头支起锅,把馒头一煮热就吃。”李忆祖说,“我们五、六个人,一辆车,带两桶汽油,找矿工作需要的话,甚至还得带炸药,都放在车上。有时候真是玩命的,也都还过来了。”
他倒不觉得苦,反而感觉“一路走过来,无限风光美得很”。
他兴趣广泛,有着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初中对航母感兴趣,高中喜欢无线电,大学热爱摄影的他,在工作生活中拍下了近万张照片,其中有700多张被新疆日报采用。
在李忆祖的记忆中,有两件终身难忘的事。
1975年,李忆祖外出工作,车不小心陷到了水沟。当时车上只有他和司机,凭借两人之力根本没有办法把车弄出来。好在,前面一公里外的山坡上有一所房子,他跑到这个牧民家里,寻求帮助。尽管这户人家只有两位老人和小孩,他们还是二话不说,带上工具,跟着李忆祖到了翻车的地方,连挖带推帮着把车弄出了水沟。“老人戴上孙男娣女就出来帮忙了。”李忆祖说,他很感激,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随身带着相机的他,打算为这户哈萨克族的人家拍一张照。上世纪70年代,拍照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很稀罕的事。老人和孩子换上衣服,严肃得很,对着镜头留下了一个珍贵的瞬间。李忆祖说,“现在我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那段时光。”
2011年,李忆祖跟随央视《地理中国》节目组去吐鲁番木头沟寻找绿洲泉水出露点,几个人饥渴交迫,好在碰到一户维吾尔族人家。“老大娘给我们做了拉条子、炒菜,临走时给她钱也不要,说现在生活好了,不要钱。”李忆祖当时心里暖乎乎的,他说,老大娘还让自己儿子带着他们一行人走了近三公里路,找到了泉水出露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新疆真的是山好、水好、人更好,各民族都热情好客、和谐相处。”
讲学不知倦,七旬仍翻山越岭
从找矿到教育,两个完全不同的工作领域,李忆祖始终秉持着敬业实干的精神,“不管什么工作交给他,都能干好。”他在乌鲁木齐教育局的一位老同事介绍说,李忆祖授课从不计报酬,为达到讲课效果,还自费买教学设备。
他讲小发明、小创造,放野外的幻灯片、视频或科学小电影,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讲爱国,不是空空的口号,而是通过“汶川大地震后,一个美国人到汶川后记录的十天在中国的感想”这样的对比和实例,来激发爱国的真切感受。他讲国旗的故事,讲兵团传奇,讲法律,用鲜活的例子告诉孩子们“人生路如何走”“作为一个人,如何对自己和国家负责”。李忆祖说,为了讲好法律课,他读过27本与法律相关的书,教导孩子们要知法懂法守法,犯法是要负责的。他的课生动有趣,广受欢迎。
他组织过十届“地学夏令营”,讲各种地学知识,从地质中了解历史;他还开展“登山夏令营”,领孩子们背着行李,每天走几公里路,教野外求生方法。
李忆祖曾经就读的北京二中,推崇“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这句话,李忆祖颇为认同,并以此教育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17年来,他授课近800场,用笔记、录像带、光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他是个“杂家”,读的书五花八门,教书时信手拈来,大家都爱听。“年轻时看的东西,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蹦出来。”李忆祖说,常常讲着讲着,讲稿外头突然就冒出个例子。有一回一个高二的女同学问他,“文科怎么搞创造发明?”他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年轻时读过的几句诗词,“蛙声十里出山泉”“踏花归去马蹄香”脱口而出,他说,“这也是发明创造。”
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李忆祖不顾70多岁的高龄,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摄制活动,走近赛里木湖、魔鬼城、火焰山、冰川奇谷,用脚步丈量西部奇美。毕竟年纪不轻了,家人担心他身体支撑不住,他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身体不行,不找麻烦。”
“拍下这些美景,不单中国看到,世界也能看到。”在李忆祖心里,特别想把一个真实的、美丽的新疆介绍给全国。
他一个人的故事就像一本厚重耐读的书。采访过程中,他却一再强调“不要介绍我,而要介绍新疆”。
“万个故事献祖国”,其实讲的不单是人,更是新疆这方水土。个人的故事,反映的是新疆乃至国家的变化,个人命运其实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我们这一代人目睹、参与了国家变化”,李忆祖说自己“一生遇到的好人太多”“总有意外的收获”,他对生活和生命满是感恩。
来源: 新华网 编辑:李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