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效农业保险保费占比55%以上

27.04.2015  13:01
        2014年,泰州市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7亿元。其中,水稻、小麦和油菜等主要种植业保费收入1.4亿元,继续保持“应保尽保”;全市高效农业险种增至27个,高效农业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亿元。高效农业保费收入占比达48.5%,在全省排名第9位,比2013年前移了1位。“高效农业保费收入”和“高效农业占比”两大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农机具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88.22万元。全年累计理赔资金近亿元,受益农户10.8万户次。
        据了解,省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高效农业保费占比目标值为60%,我市离这个目标值还有11.5个百分点的差距。为此,我市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加大财政支持和各方协同推进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保险工作水平。
        据悉,今年各市(区)对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种植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仍按40%的原标准执行,此外,中央、省财政补贴60%,农户不需要承担保费。对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保险,各级财政补贴不低于80%,农户承担不高于20%。对纳入省财政以奖代补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名录库的25个险种,仍按照农户承担不高于20%的标准执行;对未纳入其中的险种,由各市(区)自行确定奖补标准,农户承担比例不高于50%。
        在坚持扩面续保的基础上,我市还将开展险种创新。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省主管部门已开发成熟,有明确条款,但尚未在本地开展的险种,如仔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苗鸡价格指数保险、花卉苗木保险等险种创新。二是立足本地产业特点和优势,抓好发展潜力大、农户参保意愿强的新险种。今年所有市(区)都要根据本地产业优势和特点,选择开展1个以上的创新险种。
        我市主要种植业参保面积一直沿用粮食直补面积,并由财政兜底负担。近年来,由于发展高效农业、公益事业征(占)用、开挖蟹塘等原因,不少参保面积事实上已不再种植粮食。仍采用原粮食直补面积投保,不但增加了主要种植业保费总额,扩大了保费基数(分母),导致高效占比水平上不去;而且造成同一地块面积财政的双重负担,即既为农户承担种植业应缴保费的20%部分,也为高效农业保险奖补买单。今年我市各地将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家底”,从夏季水稻开始,均以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参保。
        为进一步提升农险工作服务质态,市农保办已初步起草了规范经办公司管理的意见。同时,针对省财政奖补政策的调整和各地管理费严重不足的实际,市农保领导小组将积极研究保险经办机构反哺农险机制,进一步减轻基层财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