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建立流浪乞讨人员DNA寻亲数据库

10.08.2015  12:13

      7月31日,泰兴市民政局会同公安部门对长期滞留在该市救助管理站内的32名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血样采集,建立DNA数据库。这些流浪乞讨人员无姓名、无身份信息、无民事行为能力,DNA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失散的亲人,早日回归家庭。据悉,此举在全省县市级尚属首家。

      “我们救助的32人,全部属于精神病人或智障流浪乞讨人员。”泰兴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吴玉华介绍,这些流浪人员中,智障者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法进行身份甄别,患有精神疾病者精神状态也很差,根本无法说明其家庭情况。

      据了解,根据《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求助者需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及真实的求助原因,且实施救助的期限一般是10天以内。但在实际救助过程中,工作人员一直想查出他们的真实身份或家庭住址,但均无结果,最终这些流浪人员只得滞留站内。

      泰兴市民政局副局长叶斌说,DNA检验技术具有个体识别率高、亲缘关系认定准确的特点,是确认亲缘关系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均采取比对DNA使得分离的亲人相认。“这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化救助核查新手段,可以解决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站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寻亲难问题。今后,我们将通过DNA寻亲数据库与全国公安系统的DNA数据库联网,能够让他们早日回到亲人身边。”

      据介绍,泰兴市救助管理站还将继续为此类人员刊登寻亲公告,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做好身份甄别、安全返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