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济川街道农田林网效益突显

10.07.2015  10:42

  泰兴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土质差,风沙大,对粮食生产影响大;济川街道办为泰兴市政府所在地,下辖18个社区、2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9万亩,人口近30万,其中农业人口近8万。七十年代后期,街道办(原燕头乡)的土地已全部实现了方整化,但由于树木少,风沙大,粮食产量很不稳定。为此,市林业部门及时提出了发展农田林网进行防风固沙的构想,并首先在济川街道办进行试点。
  为了充分发挥农田林网既能发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又尽可能减少树木胁地面积,不影响粮食生产,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小网格、窄林带”的林网配置模式。小网格:即网格面积控制在100亩以内;窄林带:即中沟两侧为主林带,每侧栽树5行左右,生产沟及主渠道两侧为副林带,栽树2-4行,支渠、排水沟为辅助林带,栽树1-2行;在树种配置上,乔木以选用树干通直、树冠较小、材质较好的水杉、池杉、落羽杉为主,株距2-3米,中沟两侧除栽植乔木外,河坡下端还栽植扒沟草、芦苇等,以防水土流失、河堤倒塌。在具体栽植过程中,坚持做到先放样、挖大塘、栽大苗(乔木苗高达1.5米以上),及时浇水、踩实,使所栽苗木上行上线、整齐美观。
  在林权政策上,当时规定:利用中沟青坎、斜坡上栽植的成片林,由村、组统一栽植、管理、收益分成,其它沟、渠、路边上栽的树木,树随田走,在哪户承包地上长的树木归哪户管理、收益,长期不变,同时乡、村、农户签订护林公约,明确在谁家田边上少了树木,有哪家负责补栽,谁盗伐林木,重罚或送司法部门处理。
  在林网管护上,历届政府均非常重视,除利用会议、广播、黑板报、张贴护林公约等多种形式宣传爱林、护林的重要意义和规章制度,形成爱护林木、人人有责的强力氛围外,还以泰兴市林场为依托,建立专业管理队伍,林场派出4名干部分四个片常年进行巡查、指导,村一级由分管林业的村干部负责,中沟两侧成片林每500米左右配备一名专职护林员,他们除了常年进行巡查,防止有人盗苗、折枝外,更主要的是进行培土、壅根、铲除林间杂草、施肥、合理修剪及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街道2.9万亩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2.8万亩。由于管护措施到位,到目前林网基本保存完好,树木普遍高达20米左右,成材株数近30万株,活立木蓄积近20万立方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网格、窄林带”的泰兴林网景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