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泰兴市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稳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该市认真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勤做“加”法,加大投入。完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动态增长机制,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继续加大对小学不足300人,初中不足200人的薄弱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力度。积极抓住泰兴省直管试点县一系列政策机遇,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推进全市现代化学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继续加大对黄桥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将省政府有关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的专项资金向老区倾斜,优化革命老区教育资源配置。
会做“减”法,减负增效。以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将减负落到实处,发掘泰兴银杏文化、提炼黄桥革命精神,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义务教育新局面。继续深化“洋思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推广,健全课堂教学质量调控机制,着力构建以“三多两少一转变”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新常态”,提升课堂效益,夯实减负主阵地。积极推进“泰微课”的建设,引导学生高效使用“泰微课”资源,实现学生学习空间“人人通”;借助“泰兴在线”网上学习平台,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落实减负、提升实效。
善用“乘”法,效应乘倍。科学实施名校建分校工程,有序推动以济川中学、襟江小学、泰师附小等名校为核心的分校建设工作,形成“名校+新校”的办学模式;深化集团化办学,形成“名校+弱校”的管理机制。继续优化全市12个区域教研中心,推进区域教研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发挥好牵头学校的辐射作用。积极推行教师“县管校用”管理机制,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合理流动机制,推动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着力发挥好名校、名校长、名师的“乘数效应”,形成“一花开后百花香”的良好局面。以“互联网+”的力量促进传统教育革新,借助信息化网络速度快、覆盖广的优势,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充分用好“教学新时空”,推动“一师一优课”的上传评选工作,有效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
巧用“除”法,破除瓶颈。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破除“择校热”。严格执行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公平,继续推行四星级高中统招计划平均分配的政策,为学生提供就读市四星级以上高中的均等机会。努力健全校外教育治理体系,加快建成覆盖全市的乡村学校少年宫网络格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活动载体和实践平台。创新机制,常态化开展“双诺双评双访”活动,强化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破解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治理难题,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接受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