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近日,泰兴市召开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明确了突出公平普惠、突出优质特色、突出改革创新“三个突出”原则,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按期优质完成,确保2017年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突出公平普惠。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底线要求,加快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标准化、现代化促进均衡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措施,让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统筹发展各类教育,进一步完善幼教与义教的沟通衔接、强化普教与职教的相互融通,努力形成结构合理、规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
——突出优质特色。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推动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把提高质量的理念变为完善的制度和政策,变为科学的方法和行动。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质量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抓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努力实现高考整体水平、高端人才培养“双提升”目标;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着力建成一批与地方产业需求相吻合的品牌特色专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突出改革创新。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鼓励通过“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城乡联合”等模式,实施集团化、多样化和规范化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办学,大力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努力打造开放创新、资源互补的高质量教育品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扩大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形成过程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绿色质量”评价机制,探索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