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四则运算”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

11.03.2016  16:22

泰兴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四则运算”,从“加、减、乘、除”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降低法律服务成本,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整体跃升。

一、加法。 依托“实体+网络”法律服务平台,扩大法律服务供给,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与效益。一是建成三级“实体”平台。围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公益性法律服务四大职能,初步建成运行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二是拓展平台覆盖面。在全市各行业和相关领域普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4个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将公共法律服务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有效延伸,搭建完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三是拓展“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以泰兴司法行政网为核心、开发“网络律师团”、“公益律师快线”网上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泰兴市法律资源库,全面激活法律服务网络路径,有效弥补农村、偏远乡镇法律资源紧缺的短板。

二、减法。 通过简化办事程序,依托“互联网+”新技术,降低群众或市场主体获取公共法律服务的成本。一是公开。在门户网站全面公开公共法律服务目录清单,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指南,列明流程、示范文本和时限,明确司法行政部门公共法律服务的权责体系。二是简化。简化办事程序,实行“大窗口、小机关”服务模式,推进机关部门与服务窗口联合办公,建立健全内部资源力量整合、科室部门横向衔接互动、实战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等运作机制,实现资源与服务力量的优化配置;三是共享。依托“互联网+”,加快推进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服务对象之间涉及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四是减免。对贫困家庭法律服务费用全免,对资产在1000元以下的遗嘱公证费用全免。

三、乘法。 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理念,挖掘法律服务新动力,开拓新形式,创造新项目,培育法律服务效率增长的“乘数因子”。一是优化工作效率,健全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平台,统筹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功能,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优化公共法律资源,依托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构建“12348+四个全覆盖”线上和线下、虚拟和实体平台对接互通,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二是优化工作模式,提高服务精准度。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完善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研判反馈机制,开展“预约式”、“自选式”、“菜单式”、“订单式”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贡献、市场供给等多种渠道,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提供专业、精准法律服务。三是优化工作思路,创新服务举措。采用“派驻式+走访式”相结合优化资源利用,采用“实体+网络”相结合形式优化服务举措,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新思路。

四、除法。 去除无效服务项目、清除法律服务上的“中梗阻”,使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一是服务内容群众说了算。通过一线信息反馈,将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资金使用、完成时限等都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避免盲目决策;在征求意见方式上,按照群众推荐、相关职能科室审议、局公共法律服务改革领导小组审定、上墙公示“四个步骤”,层层筛选,征集民意,由服务对象自主决策最急需的公共法律服务。二是服务监督群众说了算。组建以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监督检查小组,采取“听、查、看、评”的方式,跟踪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使监督工作常态化。三是服务评议群众说了算。推行服务对象的年度考核制度,由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进程、服务效果、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等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服务项目按标准返工完成,对不合格的服务工作人员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