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湿地成为鸟类天堂

16.06.2015  10:15

  “对不起了!你说的这些个菜现在真没了!”最近,在江苏泗洪城头乡农家土菜馆,面对兴冲冲赶来吃“野味”的山东游客,老板王先生说,不要说我这里没有,现在整个洪泽湖湿地周边上百家土菜馆,都没野味卖了!
  洪泽湖湿地保护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75万亩。湿地内集聚了多种鸟类,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国家方案列为优先保护地区。
  虽有保护禁令,但难以挡住舌尖上的诱惑,总有一些“吃货”从各地赶来,点名要吃鹌鹑、鹭鸟、野鸭等“野味”。周边不少农家乐都曾经藏有一份“隐蔽菜单”,偷着卖。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安全威胁以及栖息环境变差,湿地里鸟儿逐渐减少。
  如何让湿地成为鸟类天堂?湿地保护区管理者一度犯愁。保护区与泗洪境内双沟、临淮、半城等7个乡镇接壤,偷猎者和执法人员玩起“躲猫猫”,这个乡镇开展专项整治,马上溜到另一个乡镇的饭店售卖。因此,野味屡禁难止。
  “7 1”共建模式的出现,让保护鸟儿的事情出现了转机。前年,湿地保护区分别与7个乡镇政府召开联席会议,签订珍禽鸟类保护及生态恢复共建协议,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联手护鸟护湿地。“7个乡镇迅速行动起来,每家都成立爱鸟协会,会员多达200多人。”泗洪县委常委、洪泽湖湿地保护区管委会主任马向东说。
  城头乡村民李某多次偷猎野鸟,7家爱鸟协会将李某定为“重点嫌疑对象”,李某每到湿地边晃悠,都有会员“盯梢”。几个月下来,李某只得主动放弃,另谋饭碗。
  乡镇担起了参与管护保护区的担子,自然会动脑筋想办法。“我们乡境内有2万多亩水面,乡里给村组干部和生活在水边的党员每人都明确一块‘责任带’。通过网格化管理,只要发现有人偷捕,信息就会迅速传到派出所。去年,乡里没发生一起村民偷捕现象。”陈圩乡党委书记陈志刚说。
  由于历史原因,湿地中有4000多养殖户在30多万亩的水面上从事围网养殖,养螃蟹、鱼等。从2011年开始,泗洪县下决心退养还湿,近几年来,每年都要拆除近2万亩网箱,并在退出养殖的水面栽植芦苇、菱角、荷藕等,恢复湿地生态。县里计划到2020年底,将保护区内剩下的20多万亩养殖围网全部拆除。
  为恢复湿地鱼肥鸟跃的原生态,泗洪县投入真金白银。养殖户每退养一亩水面,财政补偿1500元;将特别困难的群众纳入低保,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凡渔民上岸居住,县里奖补资金购置商品房;对有就业能力的青年渔民,则先培训后介绍到企业打工,确保迁出去的每一位渔民都无后顾之忧。
  作为东北亚候鸟迁徙的必经通道,洪泽湖湿地再度成为“鸟类天堂”。最近几年,这里发现了大鸨、白鹳、震旦鸦雀等一些濒危、珍稀鸟类,每年冬季,来洪泽湖越冬的天鹅多达200多只;到了夏季,蜂拥而至的鹭鸟更是难以计数。据测算,泗洪湿地鸟类数量比5年前增加30%以上。目前,保护区内有鸟类194种,占江苏省鸟类资源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