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划20万平方米保护区 建设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

01.05.2016  09:26

  倾力守护8000年前文明“老家

  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

  新华报业网讯 提到泗洪,很多人想到洪泽湖,却不知道,迄今亚洲发现的最早的长臂猿化石——1800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化石,江苏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5万年前的下草湾遗址,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8000多年前的韩井遗址,都是在泗洪发现。

  泗洪县城向北30里,梅花镇大新庄顺山集,连片的麦田满目葱绿。如果不是考古专家指点,记者难以想像:这片土地下,竟然藏着一个8000多年前的人类遗址。

  “顺山集文化距今约8100年至8300年,是迄今江苏境内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这一发现将江苏文明史向前推了1600年至1800年。”顺山集遗址现场,泗洪县博物馆馆长马功向记者一一指点当年的房舍、墓葬区、壕沟所在。

  顺山集遗址约5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已清理墓葬92座、灰坑26座、房址5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400多件。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顺山集遗址的环壕长1000米,宽6米至24米,先民建起如此规模的环壕,非常不容易,堪称“天下第一壕”。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认为,遗址现场发现的约10厘米高的方形陶灶,按年代计算,可以说是“中华第一灶”。

  泗洪县城西南24公里的半城镇曾是古徐国的国都,附近有挂剑台,据传是季札挂剑之地。古徐国以仁义治国,延续了1649年。

  “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古徐国的仁义文化、季札挂剑的诚信文化等传统文化,泗洪责无旁贷。”泗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志娟认为,唤醒沉睡的历史文化,培植充满活力的当代文化,不仅滋养泗洪人的精神世界,而且有助于提升区域形象,使文化成为泗洪独特的名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守护文明“老家”,泗洪不遗余力。泗洪县文广新局局长陆建权说,泗洪去年出台“二十四条”政策,每年拿出1亿多元,推动文化建设上台阶。去年,泗洪首次普查可移动文物,发现128处不同时期的历史遗存、1457件文物。全县34处省级、市级、县级文保单位正设立标志碑,每一处都明确“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

  保护顺山集遗址,泗洪划定20万平方米的保护区,禁止深耕、栽树。县里计划投入5亿元,建设占地4平方公里的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4月22日,省文物局组织南京博物院、东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对公园规划展开论证。专家们建议,公园应以“江苏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为主题,凸显顺山集遗址的价值、内涵和特色。再等两三年,人们就可到顺山集,逛遗址博物馆,看考古现场,打量8000多年前先民的“”——一间间复制的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