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夫妻法治秀”拧开矛盾纠纷的"减压阀"

10.02.2015  10:38
        新华网南京2月9日电(魏薇  杨铧萍  张华伟)年底将至,徐州鼓楼区牌楼街道马场社区里,每天都飘荡着“停车关好车窗,出门锁好门窗,陌生电话不轻信,发现违法快报警……”的广播喇叭声。一对老夫妻手挽手在小区里散步,身上背着一个“随声听”模样的播放器,广播声就来自这里。小区居民说,每到晚上六七点钟,这样的广播声就会响起,风雨无阻。

        这对老夫妻丈夫叫张和平,妻子叫赵秀云,二人退休后,张和平在马场社区担任社区调解员,赵秀云在马场社区组建法治文艺宣传队。他们充分利用自己“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随时携带小喇叭向周边的老年朋友宣传,如何防盗,如何识别诈骗行为等等。不仅如此,张和平还主动收集社区不稳定因素,向社区民警报告治安信息,协助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晚上一些喝夜酒的年轻人与人争吵打架,张和平闻听后,总会赶过去劝解,路边摆出许多小吃摊,行人与小吃摊发生争执,张和平主动说和,成立社区调委会,张和平也积极参加,就这样他成了社区调解员,多次调解社区里的物业、邻里等各类纠纷。如今,张和平已是社区里的名人,不少居民都认识他,遇到事情也总会想到他,被社区居民夸口称赞“贴心和事佬”。

        这不,牌楼街道马场社区会议室内挤满了人,“夫妻法治秀”又开课了。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讲座,张和平讲法治宣传,案案实用,妻子谈法治情景剧,句句在理,两口子以案说法,易懂实用,鲜活生动,并耐心回答群众当场提出的疑难问题,满屋子的男女老少听得津津有味。

        前几日,居民刘某在小区里驾驶摩托车,由于拐弯时车速过快,不慎将同一小区居民王某腿部撞伤。出院后,王某找到刘某索要医疗费、误工费等相关赔偿,但双方分歧较大,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气愤的王某扬言要找人对刘某实施报复,双方为此反目成仇。张和平得知此事后,来回往返10多趟双方家中做调解工作,最终从人情和法理的角度达成和解协议,刘某同意一次性赔偿王某医疗费和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8000元。

        作为一名基层的调解员,他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张和平常说:“自己是缝合居民之间关系的‘一根针’,奔跑在社区的每个有“裂缝”的角落。社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充满了琐碎与繁杂。要做好很不简单,需要心中装有一杆秤,做到不偏不倚。”

        根据社区调解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张和平总结出了一套调解方法:一是“压热头”,先将火气十足、各不相让的纠纷双方稳住,然后再做工作;二是“冷热调解”,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亦快则快,亦慢则慢,找准机会,运用有效方法取得最佳效果;三是  “顺气丸”,利用人们爱听顺气话的心理,态度诚恳,促成互相礼让;四是“击中要害”,把握住矛盾焦点,看透双方心态,既有的放矢,又因势利导。张和平笑着说,这几种方法结合,不管什么年龄段、什么样的纠纷都能得到解决。

        “精彩表演”搭载法治宣传入脑入心。作为张和平的妻子,赵秀云非常支持他的选择,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法治工作。她能歌善舞,组建了社区法治文艺宣传队,经常为社区居民表演。在组建了“夕阳红”法治义务宣传队后,还积极组织队员们根据百姓的实际需求,自编自导自演法治防范类节目,将法律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境遇相结合,编成法治情景剧、法治小品、法治舞蹈,由矛盾纠纷群众参与表演,通过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情景剧等节目,了解、掌握和协调解决群众矛盾,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传递给群众。

        日前,在马场社区,法治文艺宣传队自导自演的法治情景剧——《老人黄昏恋》受到社区居民的热捧。赵秀云将辖区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成剧本,以“演故事,学法律”的方式,发动群众自导自演,“通过这些法治节目,让表演群众带动观看群众,用生活法律问题引起大家的共鸣,达到了良好的学法、用法、普法的效果。”赵秀云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