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将让流通“大动脉”更加顺畅

20.08.2015  09:48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 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专家认为,这将利于流通业深化改革,让流通“大动脉”更加顺畅,更好地发挥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贸流通发展迅速,对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掣肘内贸流通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同意在上海等9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复函》,加快在新常态下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表示,流通业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流通业的发展既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又是大众创业就业的新平台。因此,加强流通业发展改革,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有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四方面措施。一是坚决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路障”,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公平竞争,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并放开商贸物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任兴洲说,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法无禁止皆可为”。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重点,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审批便利化水平,为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法治化还体现在市场作用失灵的地方,政府要发挥好作用。比如在农产品、食品、药品等对消费者健康有较大影响的商品领域,政府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会议就此提出在以上领域,要建立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追溯体系。 

  商务部近年来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如支持了58个城市建设肉类蔬菜电子追溯体系,18个省市建设中药材电子追溯体系,4个省共8家企业建设酒类电子追溯体系。目前,已在试点城市的1万多家企业建成肉菜中药材追溯体系,实现对3万多吨肉菜和中药材的追溯管理。下一步还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追溯体系。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要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的发展。会议提出,要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方式,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鼓励流通企业发展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推动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 

  “电子商务不会取代传统零售,双方各有生存空间。”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说,因此,做好线上线下的融合非常重要。流通业的改革要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推动传统流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流通基础设施管理是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会议提出,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创新投资、运营机制,优先保障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等微利经营设施用地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 

  任兴洲说,这体现了政府与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对于需要为百姓提供便利的公益性和微利经营设施等,要由政府加强扶持,而投资和运营方式则可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