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涉艾”专管区“五朵警花”的大爱

17.07.2017  10:53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 戴玉林

  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涉艾”专管区,是全省唯一收治女性“涉艾”戒毒人员的场所,如今拥有在册强戒人员21人。专管区“五朵警花”——副教导员刘霞、中队长茆桂霞和民警金鑫、邓艳、周芬,以过人的学识、胆识与超常的爱心、细心,为“涉艾”学员建立起“温馨家园”“精神港湾”。

  3年前,在基层工作14年的茆桂霞主动报名,来到新成立的“涉艾”专管区。“虽然报名之初很犹豫,丈夫也是疑虑重重,总担心有职业暴露的危险,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带好头。”茆桂霞回忆说,进入艾滋病专管区工作后,她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换衣服,然后当着家人的面把手洗了又洗,为的就是让他们放心。

  “涉艾”人员最怕碰伤流血,因此专管区看不到任何尖锐棱角,饭盒、汤匙、漱口杯都是塑料制品,牙刷都是特制的软柄,虽然这里的伙食不错,但从不吃鱼,为的是防止鱼刺划伤消化道出血。

  副教导员刘霞说话温柔,在工作中却透着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韧劲。作为专管区负责人,她结合女所实际和所学所思,带头着手制定了《“涉艾”强戒人员告知制度》《“涉艾”专管区管理教育工作规定》等15项规章制度。为了帮助学员康复训练,她组织专管区民警寓教于乐,自编12套瑜伽、健身操。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很敏感,身体上一丝轻微的变化,便会异常紧张和惊恐。刘霞说,这主要源于她们对艾滋病的无知,因此,教育与宣传并重成为工作重点。

  “涉艾”人员大多文化低,接受能力差,善于做戒毒人员思想工作的民警金鑫,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地劝说抗拒服药的“涉艾”人员,讲解及早服药的重要性、必要性。吸毒已二十多年的何某,丈夫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离世,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态度,何某对服用抗病毒药物一直深有疑虑。在金鑫与她进行的潜移默化交流中,何某逐步树立了信心,经过一段时间抗病毒治疗,CD4值有了明显提高,身体抵抗力有所增强。何某说:“国家没有放弃我们,这里的民警没有放弃我们,我自己怎么能放弃自己呢!

  据了解,强戒所为民警配备了专业防护措施,但为了消除距离感,让“涉艾”戒毒人员感受到受尊重不被歧视,专管区民警平时工作中还是穿着普通制服。民警邓艳说:“走进专管区,你就得内心更强大。在相处中给予她们足够尊重,让她们情绪稳定,就是民警最大的安全保障。

  自暴自弃的马某吸毒多年,进入专管区后极度不适应,还与其他戒毒人员动起手来。在应急小分队的配合下,邓艳上前大声喝止,马某被迅速控制并冷静下来。此后,邓艳与马某面对面谈话两个多小时,逐步帮助马某打开了心结。如今,只要有心事,马某都会主动找邓艳谈心。

  年仅16岁的郭某过早辍学混迹社会,沾染了很多恶习,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度难以承受。民警周芬为郭某制定了详细的干预方案和措施,从自我接纳开始,到平稳过渡,再到回归前的社会适应,如今,郭某已经解戒离所,回归后仍然与周芬保持着密切联系。

  周芬认为,回到社会才是“涉艾”人员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戒毒民警就成了她们最大的心理支柱,给予她们引导和心理支持,是工作中建立起来信任的延续。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也许,我们不能延长‘涉艾’戒毒人员的生命,但我们可以努力拓展她们生命的宽度,让她们重新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愿意为之努力和坚守!”专管区“五朵警花”最朴实的心愿,传递的是戒毒民警最朴素的“大爱”情怀。

  来源:法制日报,2017年7月17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