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扬锡剧团演出经典剧目《寻儿记》情撼全场
10月15日晚,我市第34届文艺节业余文艺团队展演迎来最后一场演出。泓扬锡剧艺术团演绎了经典锡剧《寻儿记》,这也是民间锡剧团首度在文艺节上成功出演整本戏,为民间更多戏剧类业余团队开了个好头。
“苍天若真把人意顺,到来生我变犬马,结草衔环报你的恩……”前天晚上7点,上千市民欢聚在骥江路步行街市民广场,观看经典古装锡剧《寻儿记》。演员们精准到位的舞台表演和扎实的唱功,让台下观众欣赏得如痴如醉。整场表演长达两个多小时,晚间的寒风吹不散锡剧迷看戏的热情,这一晚,市民广场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包围”。“演员们唱腔手法很到位,听着带劲!”市民周春林是一名锡剧爱好者。他说,虽然是耳熟能详的剧目,但加上电子屏幕和升降舞台,这样的演出效果堪比专业团队。
锡剧《寻儿记》弘扬“道德”、“良心”、“孝悌”,把不顾道义必然受到应有的惩罚作为剧目的灵魂,启迪人们对“真、善、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考。战乱之中,张文达一家被冲散,张妻孙淑林千里寻子寻夫无果,沦落知府家为奴,十八年后,孙淑林凭家传做“八珍汤”的绝技在常府作佣,不料常天宝正是大儿子朱砂贯。其妻常氏不认婆母,数九寒天赶孙氏出门,丫环春兰仗义相助,将她送到孔凤缨存身。而孔凤缨正是孙淑林的次子。孔凤缨夫妇确认是生母,并多次劝常天宝相认,无奈兄长不认亲母,次子携母越衙告状,审理此案的正是张文达。公堂上夫妻相认,一家团聚,经过对常氏夫妇的教训之后,母子、夫妻、婆媳终于团圆。
这场演出由我市泓扬锡剧艺术团精心编排。泓扬锡剧艺术团团长苏玉明介绍,艺术团2013年成立后,先后排演了《珍珠塔》、《秦香莲》、《五女拜寿》等8部大戏。这支公益演出队伍时常送戏进社区、进乡村,去年还参加了靖江日报社举办的桃花节活动,至今已经参加义演百余场。走乡串埭间,艺术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锡剧爱好者加入。目前固有成员35人,平均年龄50岁左右,大部分都是业余锡剧爱好者,也有少数科班出身的锡剧演员。
“不论是舞台整体布景还是演出服饰、演员表演,泓扬锡剧艺术团都力求将最佳的表演带给观众。”苏玉明说,此次《寻儿记》演出阵容不小,部分角色的扮演者都是科班出生。主角孙淑林的扮演者邵赟瑾虽然是近期刚刚加入艺术团,但她的表演功力深厚,剧情高潮迭起处,她细腻的表演更是将观众带入到戏剧设定的情境中。张文达的扮演者张跃进也是一名专业的锡剧演员,是整个演出团队的主心骨。一场精彩的大戏除了主角,“跑龙套”的演员也是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参与表演。孙淑林两个儿子的扮演者秦婉江、陆萍均已年过五旬,丫环的扮演者陆菊英、夏建平平均年龄超过70岁,演绎起这类年轻角色仍惟妙惟肖。
室外表演对音响、灯光等要求更高,演出前一天晚上,靖江下了一场雨。天气预报显示15日当天阴有小雨,苏玉明和演员们更是做好了冒雨登台的准备。“如果当天天气不配合,演出顺延到16日,最坏的情况就是演出取消,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苏玉明坦言,艺术团的部分演员在岗在职,排练时间很难凑。上月底收到演出通知后,演员们压缩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每天下午3点开始,一直要排练到深夜11点。锡剧表演是一项系统性的演出,少了任何一个角色都会有影响。虽然《寻儿记》的剧目参演人员多,成员之间彼此的配合和坚持让他很感动。庆幸的是,演出当天的天气给力,让泓扬锡剧艺术团的演员们顺利赶上了这项文化盛事。 (全媒体记者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