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沾老鼠尿成“夺命饮料”? 这条谣言已传了16年!

06.01.2015  13:39

琼州市一美女周日喝了三罐啤酒,周一她被送进医院,周三离开了这个世界!!验尸结果她死于细螺旋体病,她直接用嘴对瓶饮用。实验证明瓶体受到鼠尿污染……”这是昨天在微信上热传的一条提醒信息,吓到了很多人。渴了来罐饮料,拉开易拉罐环直接喝,多少人都有过这个举动啊!难道我们一直处在致命危险之中?记者求证发现,这事完全不靠谱,这条谣言已经传了16年!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杨彦

活捉”谣言

喝下“鼠尿啤酒”  美女丧命

琼海市一美女周日喝了三罐啤酒,周一她被送进医院,周三离开了这个世界!!验尸结果她死于细螺旋体病,她直接用嘴对瓶饮用。实验证明瓶体受到鼠尿污染,鼠尿含有致命的细螺旋病毒。

瓶装啤酒从仓库运送到商店没有清洗。另外,最好也不要啤酒瓶直接吹,那里有铁锈和肠胃致病菌。

马上求证

真有细螺旋体病吗?

有,但医生工作30 多年也没接诊过1

在昨天这条热转的微信中,提及的最专业的一个词就是细螺旋体病。这个词对大众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内科周东辉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个病是确实是存在的,还真和鼠尿有关系。细螺旋体病又叫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类似细菌的生物,宿主非常广泛,家畜、野生动物都可以携带,但主要传染源还是老鼠。钩端螺旋体随老鼠排泄物排出后污染土壤和水源,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可能会使人染病。

周东辉表示,江苏并没报告过“鼠尿病”病例,另外鼠尿病的发病期也不在冬季。虽“鼠尿病”确实存在,但是周医生工作30多年,从来没遇到过。

谣言大解剖

易拉罐上会有“鼠尿病”细菌吗?

这种菌“娇贵”得很,离水存活时间只有几分钟

沾鼠尿的“夺命饮料”这个故事让人“信服”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确实不能排除易拉罐上有沾上鼠尿的可能。那么在沾有鼠尿的前提下,所谓的“致命细菌”会传染到人体吗?

据了解,“鼠尿病”细菌得以传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水。一旦离了水分,钩端螺旋体存活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而已。周东辉主任医师也表示,感染钩端螺旋体的病例,也往往接触过有水的环境。比如在水田里耕作、挖掘隧道、或是参加过抗洪救灾的工作。这种细菌“娇贵”得很,要在可乐罐上存活下来,非常难。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是,钩端螺旋体通常都是经过皮肤或粘膜的破溃进入人体、进而感染的。除非口腔等消化道有溃疡的存在,否则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也不大。

染上“鼠尿病”三天夺命?

很好诊断,用青霉素就能控制病情

周日喝啤酒,周一入院,周三就去世,尸检才找到原因?在微信中,“鼠尿病”来势汹汹,甚至到病人去世了连诊断都出不来——这就完全是胡扯了。

周东辉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鼠尿病是有一些典型的症状的,比如初期会发烧、头痛,很快会出现黄疸,有一些患者还有出血性的症状,有些病例还会出现呼吸道损伤等等。它的检测也没有那么难,一项小小的化验就可以了。

至于“鼠尿病”会对人体有多大的损伤,也是因人而异的,轻症的不少患者还能自愈,所以有些医生也不主张对轻症患者用药。周东辉主任医师表示,如果不及时治疗,重症的“鼠尿病”会导致死亡,但一旦确诊的话,用青霉素就能控制住病情了。

如果说非有什么事实和三天搭边的话,那就是“鼠尿病”的潜伏期一般只有三天,发病确实比较快。

那鼠尿真的就不恐怖了吗?

本身无毒,带病毒可能引起出血热

那么鼠尿真的就一点危害都没有吗?周东辉主任医师表示,鼠尿本身是无毒的,但是如果带有病毒的话,还是会给人体带来一些损害。相比较几乎见不到的“鼠尿病”,因为鼠尿中带有的病毒,导致患上出血热的情况周医生倒是接诊过的,但数量也很少。流行性出血热并不是新鲜病种,早前这种流行病曾肆虐一时,之后随着鼠类动物的逐渐减少,这种病的发病率也大大降低。现在出血热通常发生在农村地区,通常因为人接触了被老鼠的尿液、粪便、唾液污染的食物和环境而感染的。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因为这种出血热现在也是完全可以治疗的。

■医生意见:

可乐、啤酒对瓶“”没有大问题

老鼠通常喜欢有香味的食物,所以可乐罐、汽水瓶并不是老鼠会污染的重灾区。”周东辉主任医师表示,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着饮料罐直接喝饮料,这没有大问题。如果拿到手的饮料罐确实比较脏,那擦一擦也是必要的;如果你特别爱干净,喜欢用吸管喝饮料,也是可以的。至于直接喝,也不会有大问题。

至于微信中提到的罐口和啤酒瓶口可能会有铁锈和肠胃致病菌,周东辉主任医师表示,铁锈就是氧化了的铁元素,我们平常炒菜用的锅子也会有铁锈的存在,所以对铁锈这成分,一点都不用担心。致病菌是会有的,但不过分脏污的话,也是人体的抵抗力能对付的。

16 年谣言演化史

实际上,早在2011年,果壳网谣言粉碎机栏目就对鼠尿可乐罐致命的谣言进行过抽丝剥茧的分析。科学松鼠会成员,古生物学博士生Ent就援引了著名流言破解网Snopes的追踪,列出了这条谣言演进的“前世今生”。令人吃惊的是,这条谣言已经整整存在了16年多,并且在流传中不断“丰满”起来。

◎1998年10月,消息在国外网上出现,但当时没有任何受害者的信息,只是说“一个家人的朋友”。

◎1999年9月,主人工成了夏威夷的一个仓库管理员,在打扫完特别脏的仓库后,不幸感染某种汉坦病毒,最后全身器官衰竭,惨死医院。这个故事没有结论,只是说尸检结果已经送做进一步研究。

◎1999年-2001年,故事主人公“四处搬家”,出现了各国版本,主人公也遭受各种不幸。

◎2002年,虽然故事主人公是个比利时女子,但故事第一次有了中文版。在中文版的这个故事里,一位比利时女子星期天去划船的时候把几罐可乐带上了船里的冰箱,然后周一住院,周三去世。最后的研究结果出自西班牙的机构。

◎2005年,中文版故事继续,不过这位女子“搬家”到了北德克萨斯,研究也转移到了莫须有的NYCU机构。

◎2011年,主人公也成了中国人,地点在广州花都区,故事里没了划船的情节,但因为“危险就潜伏在国门之内”,因此引发的恐慌更大了。

◎2015年,主人公成了“琼州市一美女“,“肇事”饮料从可乐变成了啤酒,其余情节均不变。

【扬子微评】

谣言为何经久不衰  值得反思

2008年,笔者在某报记者站工作的时候,从网络上发现了类似情节的谣言,地点也在国内,不过不是琼海,致命的不是“鼠尿啤酒”而是“鼠尿可乐”。当时镇江一家大医院传染病科的一位资深医生告诉笔者,那种所谓的“致命”钩端螺旋体,他也只是上学的时候在书本上看到过,工作多年从来没碰到过此类病例。现实中老鼠尿到可乐罐上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老百姓根本没有必要担心。

笔者的领导当时直接pass掉了这篇报道,理由是这种罕见到虚无的“鼠尿致命”案例没有什么现实的警示意义。其实当时笔者只是想辟一下谣,大家认识它是怎么回事,谣言就被杀死了,省得它再到处传,烦人。

今天,当致命鼠尿病以“鼠尿啤酒”的形式再次出现,并假借微信这个全新的传播渠道广为扩散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持续16年的谣言,它为何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不难发现,“鼠尿谣言”包含那么一点真实性(鼠尿是有可能携带“致病体”),编造的情节很贴近生活(某地某人说得言辞凿凿),又用“为你爱的人转”等煽动性语言绑架人的感情,其迷惑性、鼓动性不言而喻,很多第一次看到的人,可能和6年前的我一样,很轻易相信,原来这种危险就潜伏在身边,我却不知道!这种担心甚至恐慌又降低了人的判断力,更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这几乎是所有谣言的共性,或者说是传播规律。

权威而及时的辟谣显然是必要的,不仅要让人们知道谣言的假,更要让人们透彻地认识谣言,并清楚了解谣言的共性,主动提升防御力,自觉识别今后可能遇到的更恶劣的谣言,这样才能反过来杀死谣言,阻断其传播。

回到“鼠尿谣言”,其实乐观地说,这个经久不衰的谣言并没有实际的杀伤力,即便其中的情节是真的,预防起来也是轻而易举。它不至于像此前已经被警方证伪的“艾滋病针头”“麻醉取肾”等谣言给公众心理带来较大影响。甚至乐观地说,“鼠尿谣言”附带地提醒了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