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5克油、6克盐 多数市民“超标了”
图为咨询活动现场。
9
月1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城南办事处三江社区居委举办咨询活动,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现场发放控油壶、限盐勺,接受市民健康咨询。
部分市民油摄入量
超标两倍以上
“控油壶的壶身上有刻度,限盐勺一勺是2克,大家看看自己一天大概要吃多少油、盐。”活动现场,市健康促进中心工作人员边发放控油壶、限盐勺边向居民介绍。
“我家四口人,一天估计要吃120克豆油,盐要十来勺,有没有超标?”三江社区居民蒋阿姨咨询。她是高血压患者,平时吃东西已经比较注意,炒菜尽量少油、少盐,但工作人员告诉她,她家的大豆油食用量还是超标了。
工作人员介绍,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建议应控制在4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25克的食用油摄取标准。而根据市健康促进中心的现场统计,至少六成以上的市民油、盐的食用量“超标”,其中油摄入量超标的市民偏多,部分市民甚至超标两倍以上。
“人们常说‘油多不坏菜’,就是说炒菜时油放得越多,味道越鲜美,外观越好看,这不假。但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油吃多了可是要伤身的。控制油脂摄入的有效措施是采用蒸、煮、凉拌、清炖等方法烹调食物,尽量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
全市登记在册的高血压患者5万人
“部分市民认为,家里吃的都是植物油,多吃些对身体的危害不大,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工作人员介绍,国际医学界已经证实,过量摄入油脂与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系。盐的食用量偏多,极易引发高血压、肾病,还会导致血管过早老化、加重糖尿病。
市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我市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约有5万人,糖尿病患者约1万人,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这些慢性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是“罪魁祸首”。
“我已经习惯了吃多油多盐的东西,该怎么调整?”市民刘阿姨在现场咨询。工作人员建议,可以每天逐渐减少油盐的食用量,一般三四个月的时间就能慢慢适应少油少盐的食物,如果一时改不了习惯,可以吃一些保护血管的含钾食物来弥补,香菇、海带、菠菜和土豆等都是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水果中香蕉也富含钾。
建立管理机制助慢性病患者控制疾病
2013年,我市建立起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定期发布信息。今年上半年,各级医疗机构对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6万余次,随访管理糖尿病人1.5万人次,血压、血糖控制率均为60%左右。
我市还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重、血压、血糖等检测服务。凡35岁以上人群进行首诊测血压,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确保慢性病患者能够尽早发现。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建立管理档案,实施健康管理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