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清清,勾起“老射阳”浓浓乡愁
除夕前一天,记者回射阳县盘湾镇农村老家看望老人、长辈,人在路上,电话那头,70岁的老叔刘华东乐不可支的却是另一个话题:“快回来看看,家东边的小河又能钓鱼了,干干净净,家里淘米洗菜又下河了!”
老家的农庄依河而建,承载着几辈人的乡情记忆,当年我们也常在小河里捞鱼摸虾,戏水打闹。但前几年回老家,听到老叔和村里人议论最多的也是门口这条杂草堵塞、臭气熏天的小河。
从盐城市区驱车往东,一进射阳,记者几次下车观看,大小河道里果然清清爽爽,碧水依依,河岸边也没了垃圾和杂草堆,通往村里的也都是水泥路了。
在镇政府见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戴元辅,听他介绍才知道,让村里人拍手称快的农村河道、环境整治是县里去年的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全县农村都已经大变样。他还告诉记者,当初县委下决心整治农村环境,有一些干部有畏难情绪,县委书记戴荣江不仅经常抽空下乡督查,还反反复复强调一句话:“我们要让每一个射阳人回乡时能勾起乡愁!”
眼见为实,我们一脚就来到了盘湾镇裕丰村。村党总支书记王中楼说起这件事浑身来劲,他领着记者沿河边走边介绍,2014年11月开始全县一起搞农村环境大整治,清理村庄陈旧生活垃圾、规范柴草堆、疏浚清淤、清理家禽家畜散养、农村改厕,一直到去年7月才结束,村里集中整治大小河道就有20公里。“以前,人没进村就闻到臭味,下河洗手都臭烘烘,现在村里人淘米洗菜都下河,河里不光鱼多了,绝迹多年的小草虾又有了。村里河道也没一条围栏养鱼的,老百姓可以随便钓鱼。”
“集中整治的确不容易,但更难的是长效管护和群众习惯的改变。”洋马镇长王海军快人快语,他们在狠抓集中整治的同时,就推出沿线农户管理、发包给市场化专业管理、建立五级网络等措施,62名村保洁员全天候上岗,“户收集、组保洁、村清运、镇转运、县处理”的村庄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体系一起运营,防止边整治边污染。
生产垃圾处理是农村中的两难问题。来到潘东村6组养殖大户董玉柱的养鸡大棚,老董夫妻俩正忙着收鸡蛋,“6000多只鸡,每天产蛋600斤。”没等老董细说,村支书孙玉霞就把记者带到四个大棚的东边——新建的几个大坑连着的化粪池。“建这个配套工程,镇里补贴三千,村里拿五千,老董只出二千多。”王海军告诉记者,洋马镇74个规模养殖场管控和利用措施一起上,粪便资源化率达到100%。
环境的改善,使乡村默默发生着许多改变。今年53岁的丁德云是村里的保洁员,除了种田种菜,现在他多了个“任务”是每天正常管护两条小河,他每年由此增加收入5000多元。村书记王中楼说,村民们十分爱惜失而复得的清洁环境,村里到处都有垃圾桶,随手扔垃圾的村民很少了,家前屋后乱堆乱放的也没了,他们村已将“环境常效保洁”写进了村规民约,还定期评选“环境优美户”。盘湾镇纪委书记王良峰告诉记者,农村有了健康生态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返乡探亲的人和到乡村旅游的人明显多了,他们镇的南沃村是全国文明村,村里的好环境、好生态成了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有几万人来吃农家菜、体验田园生活。
河道是乡村环境的一面镜子。戴元辅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射阳对全县5219条总计1.2万公里长河道沟渠逐条整治,清理农村陈年垃圾70多万吨,新建环卫设施4.58万处,已全面达到水清岸洁、管护一体。去年以来,兴桥镇经常有渔民撑着小船,吆喝着近百只鸬鹚在战备河里捕鱼,老百姓看到这多年不见的场景,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
“吃鱼没有取鱼乐”,河边钓鱼是老家村里一批老汉的共同嗜好,家乡已摆脱了贫穷,但要找回快乐和乡愁却变得不容易。春节期间,记者回老家吃团圆饭时,听说采访县里的农村环境整治,几位乡亲都举杯高兴地说:“这是共产党为老百姓做的又一件好事,值得写!”
( 刘宏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