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现全覆盖
近日,沭阳县出台了《关于推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全县4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形成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分类保障动态管理和多部门协作推进三大运行机制,实现了从单一的孤儿保障体系向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转变。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建设。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沭阳县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民政局设立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并于去年底出台了《关于落实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近日又印发了《推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以确保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服务网络,夯实保障基础。近日,经县政府批准,沭阳县挂牌成立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设立10张未成年人专用床位,为救助保护未成年人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在各村(社区)设立1名专职或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形成县乡村三级救助服务网络。
三是开展督导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实行儿童福利督导员持证上岗制度,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的470名督导员首次参加了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儿童福利理念与制度设计、收养知识等,并对省市县相关文件进行了深入解读,切实提高了儿童福利督导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是组织摸底排查,落实分类保障。今年5月,该县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全县困境儿童组织了一次彻底全面的排查摸底,至6月底共统计5类19种困境儿童9608人,一人一档建立信息台账,其中8353人已纳入保障范围,占困境儿童的87%,做到了应保尽保,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五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保护合力。根据《方案》要求,该县建立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联席制度,定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解工作任务,排定时间节点,加大救助力度,合力推进全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