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
有这么一句“心灵鸡汤”: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残疾人大概是上帝饥饿时咬过的苹果。但他们压迫着世界的痛感神经:在约10亿残疾人口中,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据2013年统计数据),而且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到2050年残疾人口预计达1.68亿。
残疾不是过错,但不能因残疾而与世界错过。教育正好能修复天使的折翼。截至2012年,中国在校残疾学生37.88万人,接受义务教育比例72.1%,其中逾半数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更有助于残疾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发达国家已是常态。但是,“有学上”不等于“上好学”,随班就读不等于随便扔进班级。特殊教育面临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多重主体的责权利错综纠结的困境。患海豹肢症的力克·胡哲,没有四肢而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成功竞选学生会主席,考上大学并获双学士学位。除了奋斗创造奇迹,更耐人寻味的是:学校是如何做到的?教育该如何考量自己的担当?
“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句话出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梅克教授。她从事天才教育,对象包括:落后部落的儿童、被认为教不好的孩子以及各种残疾的孩子。她的眼里没有“残疾”,只有“每一个孩子都是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他们的天赋”。教育有边界吗?以海伦·凯勒为例,一个盲、聋、哑人学会读书和说话已是奇迹,而成为掌握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不啻神迹。神迹来自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用30年时间陪伴自己一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学生。用生命做教育,才能把教育做成艺术,让残疾趋于完美。
教育改变命运,对残疾人更是如此。好的教育能赋予残疾人洞察世界的目力、耳闻八方的听力、行走四方的脚力,更有强大坚忍的心力。而坏的教育如雪上加霜,甚至让健全人变得“残疾”。你看:那么多活蹦乱跳的可爱孩子,被填鸭式授课败坏了健旺的胃口,被标准答案扼杀了探求的眼睛,被“一心只读圣贤书”堵塞了关心天下事的耳朵,被分数排出的三六九等淤塞了泉水叮咚的心灵,甚至为一己私利投毒犯罪,这些才是更可怕的“残疾”!
残疾世界亦英雄辈出:盲诗人荷马吟唱出伟大的远古史诗,失聪的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失明且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把自己和无数人炼成了钢铁……残疾让他们心无旁骛,苦心孤诣,把生命能量聚集起来定向突破,破茧成蝶!相比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的人,谁才是真残疾?“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这些残疾人值得世界脱帽致敬,也让我们在感动中一次次铭刻:人,无限可能!
原来,残疾孩子是块试金石,检验着世道、人心和教育的成色。也许,世上本没有残疾人,社会、人心、教育残疾了,才有了残疾人。
转自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