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创建国家生态县成效明显

24.03.2016  08:37

厚植生态优势  加快绿色发展

  

  近年来,沛县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县创建目标,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机制创新和投入,重点实施“五大生态工程”。2015年7月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实现了苏北领先、全省争先的工作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2011年沛县率先启动国家生态县创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突出位置,纳入全县重点工作“一把手”工程,加以组织实施和统筹推进。一是健全规划引领机制。委托省环科院编制《沛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划、镇级污水处理厂运管办法等配套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和节点实施。二是搭建财力保障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的重点支出,同时推进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政策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尾水导流、绿化造林等工程项目。近年来,累计投入52.73亿元用于生态项目建设和设施运行维护。三是强化生态监管机制。率先划定生态红线,红线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8.12%;全面建立“河长制”管护制度和全流域生态补水机制,对全县183条大沟级河道统一标准、集中整治,基本消除污水废水直排河道,国控断面水质持续达标;率先划分畜禽养殖区域开展专项整治;探索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连续2年开展土小企业专项整治,及时查处各类污染源,取缔“土小”企业156家,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

   打造运作载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把“环境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加快建设和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生态环境。一是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常态运营。进一步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累计铺设管网279公里,16家污水处理厂运行率100%,日处理污水能力16.8万吨,污水收集和处理率达80%以上。沛城街道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率先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二是垃圾收运体系高效运转。建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县财政每年拨付1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垃圾收运的建设和运行。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在全市率先实行县、镇、居民每月各出1元资金保障制度,城乡垃圾收运体系逐步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垃圾收集和处置率100%,日均进场540吨。三是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明显。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积极推广 “211”机具组合模式(2台联合收割机、1台秸秆还田机、1台旋耕机),实现集中地块统一收割、统一还田,2015年实现水稻、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110余万亩,还田率达85%以上,有效解决了秸秆禁烧难题,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禁烧工作先进单位。四是绿色生态体系加速构建。全面打造生态沛城、沿微山湖百里生态旅游走廊、沿大沙河百里绿色农业走廊“一城两廊”生态体系,加快推进湖西航道、顺堤河疏浚和徐沛快速通道、环微山湖大道沛县段等绿色屏障建设,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1%、42.3%、1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6.1%,千岛湿地获批省级湿地公园,安国湖湿地列入国家级生态湿地试点,被评为全国湿地保护示范县。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要求,积极探寻供给侧改革的绿色发展之路。一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严格行业准入门槛,坚决遏制“两高一低”产业,加快县域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传统产业转型步伐。重点加大煤盐化工的技改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发展。落实燃煤等量替代指标、上大压小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走低碳生态工业发展之路。二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巩固全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建设成果,围绕“一横五纵”农业产业布局,鼓励家庭农场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今年重点抓好沙河经济带建设,打造两岸7.84万亩的“一带、三区、六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引进生物技术、新能源、新医药和新材料等项目,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重点引进煤气化、航天食品、无人机等项目。加快推进 “光伏领跑者计划”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打造生态能源基地。大力引进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低碳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