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精神”永驻城市记忆
沿着光辉的足迹前进
庆祝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
编者按 90年前,南昌城头的清脆枪声,宣告了一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从此登上历史舞台。9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
忆峥嵘岁月,传革命精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深入我省城乡各地,重访人民军队战斗过的地方,追寻他们留下的红色足迹,记录各地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建设美好江苏的生动实践,向人民军队九十华诞献礼。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沿着光辉的足迹前进”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盛夏时节,走进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最显眼的是那繁茂丛生、蜿蜒曲折的芦苇荡。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70多年前,36名新四军伤病员藏身常熟芦苇荡,在当地群众掩护下,与敌人斗智斗勇。这段烽火传奇后来被演绎成现代京剧《沙家浜》而名扬天下。
“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沙家浜风景区入口的巨幅花岗岩照壁上,镌刻着当年新四军六团团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1990年春重游战地时写下的题词。
1939年5月,担任东进作战任务的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穿过苏中大地来到常熟,集结在阳澄湖水网地区,以芦苇荡为掩护,开展游击战争。当年10月,“江抗”西撤并准备向苏北发展时,留下了36名伤员在阳澄湖畔后方医院养伤。这就是京剧《沙家浜》开场中大部队转移的历史背景。
“现在的沙家浜景区就是当年后方医院。”沙家浜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永忠介绍,景区每年接待200多万游客,尤其是“八一”建军节前后,都会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革命先烈。核心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更是必去之地。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及23幅首长题词等,讲述了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其中,一张馆藏的《新华日报》复印本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1961年7月20日出版的报纸,36位伤病员之一的刘飞(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在《新华日报》第3版新华副刊上发表了题为《阳澄湖畔》的回忆录。“我们的病床,都设在大大小小的渔船上,这样既是医疗室,也是交通工具。我们的医院里,有一条严厉的纪律,是‘不准生烟火’! ”字里行间显示出当时战士们敌后抗战的环境之艰难,体现出当年革命军人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很多游客因京剧《沙家浜》慕名而来,但在了解到戏剧背后的真实历史后,无不对新四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的不屈斗志肃然起敬,为革命群众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意志所感动。
“我从记事起,就经常听身边老人讲过那段残酷的历史。”说起沙家浜地区的革命斗争史,被称为“沙家浜活字典”的徐耀良老人如数家珍。他担任过沙家浜镇专职通讯员、文化站长、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等职,并采访了150多位新四军老战士和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徐耀良掌握的大量资料显示,当地很多革命群众加入了那场斗争,如涵芬阁茶馆的老板娘陈二妹、从上海来开展革命工作的女学生朱凡、在日寇眼皮子底下转移枪支的戴阿大、掩护后方医院护士逃脱搜捕的徐巧珍、发动妇女洗军衣做军鞋的范惠琴等,这些人的事迹最终演绎成剧中的“阿庆嫂”。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精心调理真不差。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鱼虾。”正如《沙家浜》唱词所述,在人民群众的悉心照顾下,36名伤病员很快痊愈,并再建“新江抗”部队。这支队伍后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人民解放军行列里的雄师劲旅。
芦荡深处的这段抗战传奇,铸就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沙家浜精神”,也成为常熟这座江南文化名城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让“沙家浜精神”永驻“城市记忆”,常熟在当年战场上建起了沙家浜风景区,使红色成为现代旅游的鲜明特征。“走进经典沙家浜、感受山水常熟城”,一直是常熟旅游业主打的口号。2016年,常熟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1823.74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前茅。现在的沙家浜风景区也从一片芦苇荡逐渐发展为国家湿地公园,由此带动了整座城市湿地保护。在去年举行的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上,常熟被国际生态学协会授予“湿地建设最佳典范奖”称号。
“鱼水情深”成为常熟党员教育的必修课。在一次次重温历史中,“沙家浜精神”转化为城市前行的动能。如今,常熟不仅城市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方阵,双拥工作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至今已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本报记者 李仲勋
原标题:“沙家浜精神”永驻城市记忆
标签:
编辑: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