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长泾老街名家辈出:“人文画卷”的活态保护

02.03.2015  16:25

  【地理坐标】江阴市长泾镇泾水河两岸

  【乡愁符号】大福蚕种场、千米石板街、上官云珠纪念馆、

  张大烈故居、汪家石牌坊、河北老饭店

  【相关人物】上官云珠、张大烈、张丰胄、沈璿、张大煜、韦布、韦廉

  冬日阳光洒落在绵延千米的石板街上,沿街店铺里米酒、烧饼、腊肉飘香。人们在屋前屋后忙活着,不远处的河浜上间歇传来孩童们玩小鞭炮的响声……长泾老街的年味,在这样的场景中弥漫着。

  经保护发掘和整体旅游开发,这些年来,江南大地上众多水乡古镇涌现出来,长泾老街也在其中。但和荡口、南长街、惠山古镇的游人如织相比,远离无锡城和江阴城的这条老街,却在人们视线之外保留了更多原生态的淳朴和宁静——原住民们依然生活起居于祖辈留下的这片土地,在这里,幽深的小巷、沉默的井栏、油漆斑驳的花格子窗棂是景,那些充满人情味的“衣食住行”老法头也是景。春节前的一个早晨,记者走进长泾老街,当置身于这些俯拾皆是的“”中时,“乡愁”一词在记者心中顿时有了最生动的注解。

  因水兴市

  与无锡城诸“码头”商贸往来密切

  给记者做“向导”的是两位同为87岁的老人刘淦保、夏岐保,作为老邻居、老同学的他们,与这条老街相伴相守了一辈子。

  缓步行进,老人的拐杖与石板撞击声回响在空气中,更显得老街的恬淡静谧。“别看现在不热闹,旧时,这里可是江阴东乡名副其实的商业中心呢。”老人对儿时家门口的景象仍记忆犹新。每天清晨,四乡的农夫村妇,肩挑手提,向老街聚集,售卖着他们的“土产”。所有店家的伙计或老板,早已把木排门打开,排开货物,站在店门口,满脸笑容地等待顾客的到来和一天生意的开始。“街上米店、布行、书场、茶馆、南北杂货、客栈、浴室、裁缝铺等应有尽有,仅典当行就有好几家。

  临水建街,因水兴市,一条泾水河,更是沟通了与外界的商贸往来。在两位老人看来,长泾镇旧时的兴起,得益于背靠无锡这棵“大树”——从老街到无锡周山浜的手摇班船经水路上午去晚上回,将当地生产的大米、蚕丝、布匹运往无锡“米码头”、“丝码头”、“布码头”,同时将无锡的百货和生意人载回长泾,尤其是节场时分,水中泊满了来往贸易的船只,岸上岸下,桨声吆喝声交织,好不热闹。

  旧时繁华已成追忆,如今,烙着那段历史印记的“符号”,正静静地散落在长泾河两岸诉说着过往。

  形神兼备

  历史遗存勾勒耐人品读的人文画卷

  关于长泾老街,外界最先联想到的,恐怕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众多名人:一代影星上官云珠,革命烈士张大烈,天文学家沈璿,国务院终身参事、“和平老人”张丰胄,“两弹一星”元勋张大煜,著名导演韦布、韦廉……组合在一起的这些名字,更是昭示出这条老街不一般的人文底蕴,使其在江南水乡民居特质的“”之外,多了一份耐人品读的“”。

  “上官云珠纪念馆所在建筑是其家族祖产,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长泾镇原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周进明曾参与长泾镇历史文化名镇的创建工作,对老街上的一砖一瓦他谙熟于胸。他告诉记者,该故居是河北石板街上典型的二层式砖木结构民居,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这位艺术家的生平及其影视之家“一门三代”的佳话。

  行走在老街上,狭窄的街道与廊檐巧妙地构成了“一线天”,两侧小楼相依,进驻了不少特色老店作坊,与本地居民住所有机相融,再现了“前店后宅”充满浓郁人情味的历史风貌,而河北老饭店、汪家石牌坊、缪氏义庄、张厅、李厅、宋厅等文物点不时映入眼帘,听着“向导”们介绍的与之有关的一个个故事,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生动的人文画卷。

  “来长泾老街,东首的‘大福蚕种场’不可不到,这不仅是长泾,更是江阴、无锡乃至江南地区蚕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本’之一。”顺着周进明指引,记者进入这座运行了近90年、直到2010年才退出历史舞台的蚕种场,经抢救性保护工程,老建筑得到了全面的维修和复原。

  活态保护

  古街开发与民生改善有机相融

  2010年,当地政府实施了“一河两街”改造工程,对长泾老街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并以此为契机使得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花落”长泾。

  “古镇的保护应该是活态的保护,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是其灵魂,两者不应被割裂。”周进明表示,对于古镇的整体性修缮和旅游开发来说,使居民原址生活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肯定不会少,但是当地在进行决策时却态度鲜明:不仅要做出历史文化特色,更要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实现生活环境的全面提升。

  控源截污、河道清淤,枕河人家推开窗即现碧波荡漾;长泾桥到兴隆桥的沿河驳岸码头整修一新,入夜后彩灯映月、拱桥卧虹;居民们原本已显落后的住所得到了改造,外现粉墙黛瓦的风貌,内有功能齐备的现代化生活设施;街道整修、管线入地,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被整体呈现;形成了传统特色商业街,老酒坊、长泾烧饼铺、丝绸店等颇具民俗特色的铺子开了出来,一些居民做起了这些“老式生意”招呼着远道而来的游客……长泾老街居民既延续了不少祖辈的习俗,又因居住条件的改善而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当然,酒香也得会吆喝,老街弄好了,还需进一步在包装策划和对外推广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让这张‘文化名片’吸引更多外来客,带动当地旅游和商业的发展。”周进明说道。

  (图片由长泾镇宣传科提供)

  【历史钩沉】

  长泾老街的出现,初始于明代咸化年间(1465—1487),由长泾大族夏氏从习礼村定居于泾里,疏通东泾河、西泾河、并市河,逐成三泾为一水的泾水河,泾水南北两岸逐渐形成街市。至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规模大定,民益庶繁”,成为江阴东南一大市镇。清康熙二年(1663),泾里定名为长泾镇。为了方便南北两街之交通,从明代建市镇始,夏希明先建兴顺桥,其子夏良惠续建兴福桥,后有镇上贤达和政府陆续建有兴寿桥、兴隆桥,兴定桥(即原东木桥)、大福桥(蚕种场自用桥现已拆去)等石拱桥,如道道垂虹卧波,分外壮观。

  【闪亮名片】

  因为上官云珠的缘故,长泾老街曾数次聚焦中国电影界的目光。2007年上官云珠纪念馆开馆之际,就有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刘子枫,著名剧作家黄宗江等亲临现场,著名导演谢晋、王家卫送来了花篮。2010年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落户江阴,修复后的长泾老街在电影节期间开街迎客,成为江阴对外文化推广的又一张闪亮名片,著名影星袁咏仪还特意来此参观上官云珠纪念馆,被影迷和媒体热情追捧的景象至今让当地居民记忆犹新。胡琦

  原标题:江阴长泾老街名家辈出:“人文画卷”的活态保护

  稿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