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搅神”成“代表”自治有作为
5月18日,记者在江阴市普惠苑社区的公示栏上看到这个社区9名居民代表名单中,居然有老上访户蒋国权的名字!“社区发挥这些居民思维活跃、善于维权的特长,让他们代表居民与政府在互动中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利益,推进基层工作的提档升级。”江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叶明说。
蒋国权这样向记者介绍他的身份变化:农民→失地农民→访民→刁民→居民→居民代表。
“我曾经是一些人嘴里上访不息的‘刁民’,是社区干部、政法委书记蔡叶明、副书记陶金虎把我当作正常人,一次次不厌其烦开导我,为我解开心中的疙瘩。特别是在社区的帮助下,我又成为自食其力的居民,因为爱管闲事,我当上了光荣的‘居民代表’。”蒋国权向记者剖析十几年的心路历程时说,“我会将闲事管到底,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蒋国权在江阴可是“大名鼎鼎”。2003年农村拆迁时,原村委将集体资产作为股金,入股到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之中,让拆迁的农民享受红利。其中,蒋国权等部分村民认为将集体资产放在村委或投资项目,利益不能保障,要求将集体资产进行分配。村里考虑这只是少数村民的想法,没有采纳,此后蒋国权开始了漫漫上访路。
“村里没有认真解答我的诉求,一些干部把我当作刁民,不理睬、不答复,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蒋国权说,“上访的几年,我花光了积蓄,还负债累累,觉得生活无望,因此横下生命不止上访不息的心。”
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他曾爬到建筑铁塔,也曾爬过医院的楼顶……每次都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叶明和政法委副书记陶金虎等劝解和疏导,特别是他居住的普惠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蔡国明和副书记徐晓芸,他们主动请缨,来做蒋国权的工作。
蒋国权干过厨师,会做一手好菜。社区利用他的专长,为他找到一个小店面,开启了“小小蟛蜞螯,要闯大市场”的征程。
他做的蟛蜞螯登上了江阴日报,成为当地有名的小菜。解开思想疙瘩的蒋国权,又在社区开了一家饭店,在做好生意的同时,还出力为社区清洁工做起了“爱心早餐”,并主动承担起老年活动室的水电花销。因为愿意为居民服务,居民称他“闲事保长”,他也成了社区的居民代表。
“我很感谢社区干部,是他们一步步引导我,让我重新过上了好日子。”蒋国权说,“我已还清了债务,以后我要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让大伙儿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将社区里的‘搅神’变身为居民代表,将他们追求公平正义的负能量转变成为维护居民利益的正能量,他们在与社区的互动中,成为了社区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蔡国明对记者说,“今年九九重阳节,社区将继续为老人举行‘最美夕阳红,相聚普惠苑’的金婚、钻石婚的庆典仪式,通过活动载体,加快农民变市民的节奏。”
普惠苑社区是一个农村拆迁安置社区,农民大都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如何发挥社区内居民的特长与优势,为群众搭建共同成长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9月27日,社区借助另一名老上访户老范开设的爱心会客厅举行了一场“最美夕阳红,相聚普惠苑”金婚、钻石婚庆典仪式,“我们的居民都是农民,大多没有拍过婚纱照,为了补上他们美丽的缺憾,凝聚居民的向心力,爱心会客厅免费为10户老人策划、组织拍摄了婚纱照和全家福,并在将国权的饭店免费请金婚、钻石婚的家庭吃饭,在社区弘扬了家庭和谐、尊老敬老的风尚。”徐晓芸说。
老范也是一位因农村拆迁与原村产生矛盾的上访户,当他原来经营的场所面临拆迁,无处容身之时,社区主动将其安置在社区的办公楼里。知恩图报的老范主动要求参加社区活动,去年重阳节免费为老人提供拍摄婚纱的服务,深深吸引了社区内的老人及他们的家庭。庆祝金婚,既展示了幸福家庭的美好,也将居民紧紧团结在社区的周围,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根本力量。
金婚老人徐云兴看着为他们喜事跑上跑下的社区干部,拉着蔡国明的手,一个劲地表示感谢:“社区将我们的小幸福变成社区的大幸福,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的老年生活,真好!真好!”
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让居民在社区活动中,实现农民身份、习惯的转变,为社区民主管理、民主自治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依法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普惠苑社区还架设了不少群众与社区沟通的平台:“蔡三好”工作室,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蔡国明接待居民时要求“递好一支烟、敬好一杯茶、说好一句话”而命名;“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机制,利用市第十二届党代表蔡国明、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曹海萍、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曹炳才,在基层威性高、得人心的优势,解决一些超出社区权限以及涉及政府层面的疑难杂症;“曹阿姨”讲法大课堂,用曹海萍的名字命名,定期邀请检察官、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到社区来以案说法、专业解读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能力;法律沙龙,引导农民变市民过程中,注重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看待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有话请你讲,是一个面对面访谈式的平台,社区直面居民答疑解惑,架起了居民与各级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党员巡防队、社工巡防队、三八巡防队、物业巡防队、民兵巡防队等“五支巡防队”,成为看家护院的平安力量;居民自治、三务公开,将平安、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居民心间。
去年,居民小张驾驶轿车延着普惠苑小区二区内道路由南向北行驶过程中,与由东向西行驶的老范的三轮摩托车发生了碰撞,造成老范受伤。小张支付给老范1000元医疗费用后,就避而不见了,并以老范的三轮摩托未年检为由,拒绝支付其他费用。老范找到法律沙龙,咨询律师是否能够查找小张车辆。
律师当场告诉老范,按照程序是可以查找车辆的。但考虑到该车辆为本地车,保险公司也是本地承保,且产生的医疗费用并不大,尽量不要考虑查找车辆,而采取协商解决的方法;若协商不成,可到法院起诉。
律师还以此案为例,在法律沙龙里向居民普及遇到交通事故时注意的一些重点。用居民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案释法,让法律法规入脑入心,这种普法形式,为社区自治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本报通讯员沙雪蓉本报记者陈广娟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