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8成公共财政支出投入民生工程 保障加码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切期望,也是7900多万江苏人的共同追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江苏加大民生倾斜力度,近八成公共财政支出投入民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描绘着一幅“百姓富”的温暖画卷。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江苏孜孜以求,在“百姓富”的征程上铿锵前行。
创新创业 就业机会更多
最近,年轻的宋轶孜喜上眉梢。小宋2012年从南京工业大学毕业,去年开始创业,做文创产品,一年后营业额达50万元。今年9月,宋轶孜到镇江参加创业大赛。“演讲刚结束,句容人社局就找上了我。”他乐呵呵地说。宋轶孜设计出契合茅山道文化的一套“聚福容器”茶具,这批创意产品给他带来10万元的利润。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省委、省政府把鼓励创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部署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系列政策,极大地激发城乡劳动者的创业热情。江苏,成为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
“这些资源都是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提供的。在南京,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都可以申请到创业园孵化。”宋轶孜表示,自己不足30平方米的工作室,由创业园免费提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江苏通过创业创新,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简政放权,给市场更大的自主空间,也激发更多人的创业热情。来自省工商局的统计显示,今年前8月,我省新登记私营企业30.42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8.43万户,分别同比增长32.88%、17.89%。各级人社部门支持的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16.62万人,同比增长26%;通过创业带动实现就业65.11万人,同比增长25%,创业带动就业比达1:3.92。今年前三季,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6.83万人,同比增加2.15万人,提前完成年初预定的100万人目标。
拉长短板 农民腰包更鼓
宿迁市宿豫区的80后农民桑修奇,因骨瘤手术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全家陷入贫困。他通过资助开了一家淘宝网店专卖拖把,但生意一直不见起色。后来,他参加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网络创业培训,并获得创业场地运营经费补贴,生意渐渐红火起来。现在,小桑的网店销售额超过110万元,全家脱贫致富的同时还带动6名劳动者就业。
拉长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是“百姓富”的关键。“十二五”期间,我省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我省超七成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达约50%。我省还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自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我省新增农民创业5.82万人,同比增长56%。
“我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农村创业致富,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省委农工办负责人说。互联网,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去年全省农产品网络营销额突破200亿元,比上年增超20%。“今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包宗顺说。
农民增收,难度最大的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我省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将扶贫标准由4000元提至6000元,聚焦全省300万左右低收入人口、800个左右经济薄弱村、“6+2”重点片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确保“一人不少、一户不落”的脱贫,和全省人民一同迈向全面小康。
保障加码 生活底气更足
家住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的刘文龙,今年80岁。1996年刚退休时,他每月的退休金跟各种补贴加起来能拿528元。这些年,退休金一直在上调。“一开始是两三年一次,现在是年年调。”刘老表示,今年9月调完,他每月能拿到3600多元,老夫妻俩退休金加起来有近6000元。
“平时没什么开销,最主要的支出是看病。”刘文龙说,“我有脑梗、高血压,每年住院两三次,医药费每次都要两万元。住院医保能报销85%左右,每次自己掏3000多元,大大减轻了负担。”这么一算,老两口收入还有结余。“现在每年都要出去玩个两三趟,去旅行社报名跟团游。”
年年上涨的养老金让退休人员的生活越来越安逸。5年来,我省通过完善调整办法、加大财政投入等多管齐下,稳步提高各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截至去年底,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由“十一五”期末的1466元提至2460元,累计增长67.8%。
今年,江苏首次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于9月底全部落实到位,惠及近730万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增幅不低于6.5%。
根据新出炉的《江苏省“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未来5年,江苏将通过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网。“十三五”末,城乡基本养老、城乡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参保率将超9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0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50万人。
扎实棚改 让居者有其屋
南京居民穆捷军在范家塘住了60年,曾经的家阴暗潮湿,平房上再加盖房子,就像“火柴盒”摞着“火柴盒”,他和老伴以及儿子一家三口就挤住在这样的危旧房里。今年6月,南京筹集2126套安置房房源,供范家塘棚改片区居民选择,老穆一家搬离“火柴盒”,喜滋滋住进新房。
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按照中央部署,我省大规模推进棚改,成效显著。十八大以来至今年10月底,江苏共完成棚户区改造87.7万户,惠及约260万群众。
放眼全省,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正在大力推进。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曹云华介绍,截至上月底,全省新开工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25.78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3.1%,基本建成安置住房26.1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0%。
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去年起,我省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截至目前,全省共整治完成整治项目5.8万余个,1209个城中村、693个棚户区和1571个老旧小区的道路破损、排水不畅、环境脏乱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受益居民约1200万。
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王树华副研究员说,江苏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住房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并逐步趋于完善,我省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下一步,将推动“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均等服务 共享发展成果
来自江西的初三学生王雨露,几年前和父母来到南京生活,在南京仙林紫东实验学校就读。刚进校时,校舍就是几排平房,围墙也是用铁丝网拉成。这几年,南京重点打造优质初中,紫东实验学校被科利华中学托管,还修建新的教学楼。学校的改变,让王雨露特别开心:“和城里人一起上学,拥有一样的学习环境,觉得自己就是南京人。”
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百姓共享发展。2014年开始,我省全面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76万人,领取养老金的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差距逐年缩小。
我省去年开始发放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在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基础上,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和就诊地社保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并换持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即可在选定的异地医院就诊。今年61岁的唐迎幸从泰州一家建设公司退休后,随子女在无锡生活,以前看病住院的钱都得自己先垫付再回泰州报销。“去年我在泰州办了一张全省通用的社会保障卡,在无锡看病住院4次,花掉的16万元可以直接刷卡报销,真方便!”
截至目前,我省已发行6200万张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不仅方便异地就医,还实现与地市、金融、制卡单位三方的“统一对接”,即便偏远乡村的参保人员都能在家门口获得相关服务。(记者 宋金萍 汪晓霞 黄红芳)
原标题:我省近八成公共财政支出投入民生工程—— 孜孜以求,描绘“百姓富”温暖画卷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