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3成学生感觉学业负担重 作业多补课系主因
8月18日,凤凰江苏从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综合得分78.7,连续三年实现增长;全省教育普及实现度、教育公平实现度、教育质量实现度全国领先。
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机关党委书记徐子敏介绍,今年是江苏省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的第三年,省教育厅、省统计局联合有关部门依据《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组织对省(含高校)、13个省辖市和106个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进程进行监测。
运用“大数据”方法进行教育评估,这份新公布的监测报告直观反应了江苏教育的发展成就和问题不足,定位江苏教育未来发展。
全省综合得分三连增,南北地域差异缩小
数据显示,2015年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综合得分为78.7分,分别比上年、前年提高7.1分和14.9分,实现三年连续稳步增长。综合实力的上升离不开地域的均衡发展,这一年,江苏13个省辖市综合得分均实现增长。
徐子敏表示,“低谷抬高、高分增多”是2015年江苏各地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106个县(市、区)综合得分均在70分以上,24个县(市、区)进入“90分俱乐部”,较上年增加9个。
特别是经济相对薄弱的苏中、苏北实现大幅度增长,苏南、苏中、苏北得分分别为88.58、86.14和78.81,呈现苏北增幅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南的发展态势,区域差异进一步缩小,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具均衡性和协调性。
教育普及实现程度高位增长,超过中高收入国家
2015年,江苏教育普及实现程度为96.3%,较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实现高位增长。江苏省教育普及程度已超过中国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等以下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各项指标领跑全国。
徐子敏介绍,2015年江苏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97.6%、义务教育毛入学率100%、高中毛入学率9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6、7、12.6、12.3个百分点。同时,网络覆盖终身学习、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城乡居民教育活动等领域也取得增长,各领域、各维度的教育覆盖率均有所发展。
教育公平度接近90%,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全覆盖
据了解,2015年江苏教育公平度指标实现程度为89.1%,省内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和居民受教育机会均等两个二级指标增幅明显。
去年,江苏新增11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成为全国最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的省份。体现城乡、学校间条件均衡化的指标“小学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差异系数≦0.55”和“初中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差异系数≦0.50”均已达成;“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比例”达到16.8%,超过15%的目标值。
另一方面,特殊人群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受到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的比例”达93.5%,比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享受15年免费教育的比例”达93.7%;“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帮扶比例”达到93.7%,较上年提升4.7个百分点;“身心发展困难学生受帮扶比例”达89.9%。
高等教育质量居全国前列,对外交流取得新进展
在基础教育普及度、公平度逐步提高的同时,江苏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突破,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与质量指标明显提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5年,江苏高校在科创领域展现出雄厚的实力,高校科技奖项和国家级创新平台数位居全国第二。南京大学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0名,比上年上升32位;15所高职院校跻身国内排名前100位,高水平大学建设阶段性指标,已达目标值。
高校自身实力增强了,学校与国际的接轨程度也在同步提高。监测报告显示,江苏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33个,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开展“留学江苏行动计划”,在苏外国留学生达2.6万人,其中本科院校各类留学人员数为1.5万人,人数略有增加。“高校聘用外籍教师(研究人员)的比例”为2.2%,超过目标值;“本科院校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达17.8%,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本科院校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为1.2%。
2015年,江苏的高校更为“洋气”了。
发布会同时指出,在江苏教育现代化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报告也显示出了一些发展问题。如中等以下教育资源仍比较紧张,“大班额”的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学段特别突出,与目标差距较大;不少地区还无法实现“财政教育支出决算增长比例高于公共财政决算支出增长比例”、“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的教育投入份额;中小学学业负担依然较重,暑期补习等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
据了解,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省教育厅将结合“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进一步强化标准引领与规划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指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提高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争取实现“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的战略目标。(杨倩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