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紫金奖”植入年轻基因 焕发乡村魅力
“作为北京市民,我对江苏能有这样的竞赛、能有这样的社会关注度和智慧含量,表示羡慕和‘嫉妒’;而作为中国公民,我特别希望能在乡村尽早实现并普及这些进步、文明和尊严!”在仔细观看年轻选手们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田园乡村”设计作品后,专家评委席上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带着激动热情点评。
10月12日,南京江宁石塘人家,充满奇思妙想的“第四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现场,不断激荡而出的思想火花,将这个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宁静乡村“点燃”。
首次聚焦“田园乡村”,首次在乡野大地上办赛
这是“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2014年举办以来,首次将赛题聚焦乡村,以“真题实做、实用创新”为原则,拟定了“田园乡村”的主题。昨日的决赛举办地更是移至乡村,一派田园美景之下,源于乡村的设计方案也被衬托得更为生动鲜活。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就是要在当代找到一个切入点,重新焕发乡村的吸引力和魅力。”省住建厅厅长周岚介绍说,江苏这些年花费不少精力致力于乡村复兴,从“十二五”的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到今年省委、省政府推进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从物质环境改善做起,带动社会资源和要素流向乡村,慢慢修复、改善、平衡城乡关系。本届大赛提倡真题实做,设计题材均源于真实的乡村,但又不简单局限于乡村的资源可能,由此可以激发人们对乡村的更多关注,也可以提升乡村设计创意价值,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提供支撑,共同推动乡村复兴。
“第四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分为学生组、职业组及公众组,包括综合设计、乡村规划设计、乡村建筑设计及田园景观设计等4类作品。在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及省教育厅等14个部门的广泛动员和组织下,近5000人次的学生、设计师及社会公众积极参赛,共收到来自6个国家、26个省份(地区)、101个城市、134所高校、253家设计机构的各类报名有效参赛作品820项,是历届比赛收到作品最多的一次。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王建国领衔的30位设计大师和知名学者分组进行评审,遴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并推荐学生组、职业组各10项作品入围决赛,角逐“紫金奖”。
昨日,经过上午和下午两场激烈的现场作品陈述及答辩比拼,南京大学的《光伏十字》设计作品最终获得学生组金奖;中国矿业大学的《渔村生活博物馆》、南京大学的《扬州市广陵区沙头村永加永太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双双摘得职业组金奖。
周岚表示,遴选出来的优秀江苏方案,将提供给所在的市(县)、镇、村,让他们在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可以借鉴设计思路,让优秀设计方案都落实到江苏乡村的大地上,根植生活、高于生活,开花结果。
“第一次脚踏实地接触乡村”
“村里孤寡、空巢留守老人很多。他们中的不少人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搭建的老宅里,大多是土式结构,房屋安全性不高,设施简陋,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上厕所要跑很远,在院子里搭个简易棚洗澡……”在连云港赣榆前集村调研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二学生刘梓昂和张炜被苏北乡村现实景象深深触动。
前集村是贫困村,不仅老人们居住条件简陋,而且在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后,村里的房屋空置率也达到了15%。
正是深入一线的调研,促成了两位大学生的“期颐宅方案”,“可以让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收购村内的闲置宅基地,让有需要的老人租用这些地,搭建自己想要的房屋。”张炜说,这些房屋都是装配式的,就像搭积木一样,现场装配。在老人离世之后,还可将这些建筑材料回收,加工之后重新在异地搭建新的期颐宅。
“这是我们第一次脚踏实地地接触乡村。”南京大学学生官志告诉记者,踏上乡村土地后,才发现设计面临太多挑战。官志和陈斌在青岛一处乡村多次调研后,形成“光伏十字”的设计方案,一方面把村子当年抗倭时建成的十字街这一文脉延续下来,并在挖掘整理后拓普成“新十字”;另一方面,依据乡村依傍一家光伏企业的现实,让光伏产品入驻乡村,改变晚上“乌漆墨黑”的现状,并让屋顶光伏发电成为富民渠道。既彰显传统,又嫁接现代元素的《光伏十字》由此出炉。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研二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关注到了南京传统村落朱塘村,同学们跑了十几趟,对80多户村民一一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到村民的不少真实意愿,由此形成了《基于村民意愿的朱塘村渐进式规划》。
“让更多年轻人能重回故乡”
老家在南通颐生村的南京大学学生缪姣姣,为家乡量身定制了《三生三世,十里飘香》设计作品。
颐生村诞出过清末状元张謇,但村里曾经繁华的状元府如今已少为人知。姣姣决定展开一场“文化酒旅”。“对酒厂部分,进行厂房移植改造,根据不同功能空间和使用需求进行打造。老街风貌好、质量差的建筑修缮更新;风貌差、建筑差的拆除重建。调整酒厂产业,建设故居,更新乡村活力,从而吸引游客消费,青年人回流创业。”
老谈,是无锡曹慕塘村的包团传承人,他的梦想是制作方圆百里的美味团子。在这个苏南普通的水乡里,正是像老谈一样的匠人匠心,让团子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吴烨和沈洋,关注到了老谈这样的群体,几经调研,形成了《从一个团子到一个村子》的设计作品,他们以包团的制作技艺传承为出发点,结合村庄自然禀赋和现状特点,希望让普通的传承人成为产业大咖,并吸引更多村民回流到乡村复兴大潮中。
乡村不应是城市的附庸,在未来可以自成一方乐土。中国矿大设计团队设计的《渔村生活博物馆》作品,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他们的作品,把连云港的一处小渔村地域作为一个“没有屋顶的博物馆”进行保全活用,废旧集装箱区域变身渔民主题集市,渔民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传统和文化犹如“博物馆”展示物,让特有的渔业文化再生。
“‘博物馆’就意味着以保护为主,渔民生活传统和渔业捕捞也是一种文物,在保持原有村庄、原有产业的情况下,用服务业改良和提升,比如民宿的引入、出海打渔体验的引入等,而渔民主题集市形成后,需要比较多的劳动力,村里年轻人就没必要去苏南等地打工,而是留在乡村发展了。”中国矿大教师仝小小说。(汪晓霞 白雪)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