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真抓实干,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

14.11.2021  13:20

   全省利系统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真抓实干,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

  11月1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一周年之际,江苏省水利厅举办“牢记嘱托再出发”活动,公布省级首批水情教育基地名单和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名单,宣布南水北调智能调度系统正式启用。活动当天,数字水利工程、南水北调沿线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一年来,全省水利系统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循着总书记擘画的蓝图,真抓实干,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

  一江清水北上,南水北调综合效益更加彰显

  “我们是从安徽凤阳来的,基本每个航次都要经过京杭大运河。现在可方便了,手机一扫码接收船就来了,船上的生活垃圾、污水、油污全部接收走。”船民王长琴这样讲述水上生活的变化。

  京杭运河扬州段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源头,常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在辖区水域,年均船舶通过量28万艘次、货物运输量逾3亿吨,极易产生船舶污染物,且船舶污染物转移上岸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2020年扬州专门出台了南水北调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办法。如今,在京杭运河扬州段,有一艘16米长的白色小船,每天在28.5公里的航道上来回穿梭,免费回收船舶垃圾,今年已免费接收船舶生活垃圾8812次、40.1吨,生活污水7349次、129吨,含油污水6642次、31吨,守护着大运河岸绿水清。

  一年来,遵照总书记“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的嘱托,省水利厅研究制定江苏省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建成智能化调度运行系统;围绕国家南水北调战略大局,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以江都站“三易其址”的严谨深化对后续工程的论证和规划。

  为缓解北方之“”,江苏通过最高效的南水北调梯级工程组合,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以最经济的成本,圆满完成2020—2021年度向山东调水6.74亿立方米的任务。面对来势汹汹的“烟花”台风,江苏积极发挥南水北调新建工程的综合功能,在完成年度调水任务后,迅速调用宝应站、金湖站、淮安四站等工程转战台风抗御,共抽排涝水7.6亿立方米,助力全省防汛抗台工作,充分展现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

  开展水权交易,书写“节水优先”新篇章

  一年来,江苏全面推进丰水地区节水优先。遵照总书记“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的嘱托,率先确立丰水地区节水优先目标,率先探索“以水四定”,分类选取苏北、苏中、苏南县区试点推进,率先实现丰水地区水权交易。

  开展水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有效手段。今年10月,江苏省最大水权交易备案项目顺利签约,位于镇江新区的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将节水技改富余的300万立方米取水指标,通过水权交易方式有偿转让给“邻居”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

  “通过节水技术改造项目,我们实现了单位产品取水量6.9立方米/吨的效能,远远跑在了江苏省涂布纸行业领跑值14.0立方米/吨的前面。”金东纸业党委副书记张笑如介绍,去年,企业以92.14%的节水效能,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

  一年来,江苏节水成绩斐然,万元GDP用水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送水沿线徐州、淮安、扬州、泰州、宿迁等5个设区市的22个涉农区县全面完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和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双覆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名列前茅,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因水而兴,向水而为。江苏将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继续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和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全域覆盖。

  聚焦护水亲水,全面开展幸福河湖建设

  “我们一家人告别了‘水上漂’的日子,搬进了镇上180平方米的大房子,现在送小孩上学方便了,环境也更卫生了。”泗阳县卢集镇居民马广兵原本是渔民,当地实施“退圩还湖”生态治理工程后,他退掉洪泽湖40亩圈圩水面,把3条渔船和渔网聚拢到港湾销毁。如今,马广兵在家门口找到就业岗位,进了镇上的荣诚新材料公司上班,每月有三四千元工资。

  一年来,江苏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全域展开。遵照总书记“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的嘱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签发总河长令,以长江、大运河、太湖等河湖为重点,部署在全省全面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太湖连续14年实现“两个确保”,洪泽湖2万住船渔民上岸安居,长江生态岸线占比再提高1.1个百分点。我省河长制实践入选治国理政案例,成为生态文明领域唯一案例。

  水文化建设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年来,江苏在保护水生态的同时厚植水文化。在省级水情教育基地——秦淮水博苑,记者看到,百余平方米的展厅浓缩了秦淮河上下千年,水系变迁的历史脉络被娓娓道来。

  “‘分龄分众’是我们苑内的特色,任何年龄段的参观者在我们这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水情教育项目。”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副主任、秦淮水博苑运行团队负责人王强介绍,目前秦淮水博苑年受众超过5万人次。

  一年来,遵照总书记“依托大型水利枢纽设施和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的嘱托,省水利厅启动人民江都站与李冰都江堰合作共建、举办炎黄文化论坛;联合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水情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公布13家省级水情教育基地,国家级基地数量全国第一。

  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接下来,我省将全面开启新一轮治水热潮,全面加快淮河、长江、太湖等流域治理,加快构建现代江苏水网,支撑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建设;全面增添新江苏水韵成色,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大河湖水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打造“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水环境保障。(记者 洪 叶)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