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原书记韩培信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江苏省委原书记,江苏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韩培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15日19时1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7岁。19日上午,韩培信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殡仪馆举行。
韩培信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电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并送花圈。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刘延东、李建国、李源潮、赵乐际,江泽民、胡锦涛、李鹏及夫人朱琳、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宋平、李岚清、曾庆红、贺国强,杜青林、杨晶、郭声琨、王勇,王兆国、回良玉、王刚、顾秀莲、张怀西、黄孟复、孙家正、李金华等分别发来唁电或送花圈表示悼念。
19日上午的南京殡仪馆送别大厅庄严肃穆。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沉痛悼念韩培信同志”的横幅。韩培信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10时,孙家正、李强、石泰峰、梁保华、李学勇、张连珍、蒋定之、吴政隆、杨晖、朱文泉、陈焕友、季允石、许仲林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韩培信遗体前肃立默哀,向遗体三鞠躬,作最后告别。随后与其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深切慰问。
韩培信同志病重期间,李强、石泰峰、梁保华、罗志军、李学勇、张连珍、蒋定之、陈焕友等前往医院看望或致电问候。韩培信同志逝世后,李强、石泰峰、梁保华、蒋定之等领导同志到家中吊唁。
李强、石泰峰、梁保华、罗志军、李学勇、张连珍、蒋定之、吴政隆、黄莉新、杨岳、李小敏、王炯、樊金龙、王燕文、蒋卓庆、王立科、周乃翔,刘粤军、郑卫平,赵克志、王国生、黄树贤、于广洲,乔晓阳、徐守盛、吴新雄、陈德铭,老同志陈炳德、向守志、魏金山、方祖岐、雷鸣球、朱文泉、陈国令、沈达人、陈焕友、郑斯林、季允石、许仲林、梁步庭、黄璜、李荣融等,省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社会各界代表,以及韩培信同志亲属、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等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或发来唁电、送来花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东部战区,江苏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省纪委,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武警江苏省总队,省有关方面,各设区市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等送来花圈。
韩培信同志1921年10月出生于江苏响水,1939年参加工作,1940年8月入党。历任苏北东北行署总务科长,阜东县八滩区区长、振东区委书记兼区长、县委宣传部部长,滨海县县长、县委代理书记。1949年起任常熟县县长、县委书记,苏州地委书记。1957年起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农工部部长,省委代秘书长。1966年“文革”中受冲击。1970年起任冶山铁矿革委会负责人,扬州地区革委会主任、地委书记。1975年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常委、省委书记。1977年任国家轻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1年任江苏省委书记、代省长。1983年任江苏省委书记。1988年2月任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89年12月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4月至1998年3月任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04年8月离职休养。韩培信同志是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五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韩培信同志青少年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日寇大扫荡期间,坚持斗争,被评为八滩区模范党员。1948年任滨海县县长期间,积极组织民工支援淮海战役前线。后南下担任常熟县、苏州地委领导,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基层政权建设。在省委农工部工作期间,对农村中一些重大问题,既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又结合地方实际,推动各项工作。“文革”中受到冲击,他始终对党忠贞不渝。
在担任国家轻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刀阔斧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狠抓恢复轻工业部的生产建设和科技教育工作,组织轻工精品出国展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轻工业部呈现出生产、科研、教学全面繁荣的局面。
在担任江苏省委书记期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持制定十年内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全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区域战略方针,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江苏经济在全国保持了好的发展势头。推动农村经济改革,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地区性合作组织和发展专业合作,农村合作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在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总结推广华西村经验和乡镇企业“一包三改”经验,大力促进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工业经济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承包经营、贯彻《企业法》,全省国营企业的领导体制、劳动用工制度、内部分配制度等发生了深刻变革。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抓好出口创汇,积极稳妥利用外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额大幅增长。推动区域共同发展,一方面大力支持苏南接轨上海,推动乡镇企业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加快发展苏北,组织推动苏南经济发达县和省级机关、国营企业与苏北贫困县对口支援、挂钩协作、定点帮扶,使苏北的经济面貌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担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期间,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把服务和促进改革作为人大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动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认真履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职能,每年有计划有重点组织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地方人大作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韩培信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然关心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热情支持省委、省政府工作。2006年用个人积蓄设立“江苏韩培信扶持响水孤儿贫困学生基金会”,先后扶持苏北和四川绵竹等地孤儿贫困学生3000多人次。
韩培信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奋斗不息,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关键十年里,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胸怀大局,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一生坚持真理,坚持原则,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细致深入,重视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他待人宽厚,作风朴实,关心同志,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革命情操。韩培信同志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