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率先打造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月19日,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题调研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他强调,“十四五”时期,交通建设仍然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交通部门要勇于担负好先行官职责,从外部形势发展变化中看到机遇,着眼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人民群众对交通方便性的更高需求,主动超前做好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努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被写入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从曾经的“补齐短板”到如今的“先行示范”,江苏正努力建设更高层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补齐短板,跃上新阶
2月21日早上7点50分,在连云港从事外贸业务的方忆乘坐G8312次高铁列车从连云港站驶出,约1小时后抵达徐州。
连徐高铁2月8日开通运营后,全省干线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420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15公里,比2015年底增加1356公里,增幅158%,“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
经商多年的方忆常年在各地奔走,他明显感觉到,随着江苏高速铁路覆盖范围扩大,成环成网,出行环境有了质的改善,“我们到各地跑业务越来越方便了。”
“经过‘十三五’奋战,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入了短板加速补齐、路网加速构建、格局加速优化、服务加速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期。”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总体来看,江苏交通运输发展已处于全国前列,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等干线交通网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短板加速补齐——高铁里程已从“十二五”末的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3位;7个城市已拥有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800公里,较2015年底增长95%,跃居全国第二。
路网加速构建——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三。一级公路里程占比位列全国之首。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累计建成17座过江通道,新建6座,沿江两岸所有设区市之间均有过江通道直连,有力助推南北拥江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格局加速优化——全省已开通民航国际及地区航线85条,通达国际及地区城市55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1.2亿吨,较2015年提升14%,港口吞吐量达29.7亿吨,占全国港口吞吐量1/5。
服务加速提升——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4.8%下降至1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迈上新台阶,江苏再次提出“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新目标,并拿出了时间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围绕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江苏将全面争取“十四五”末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30年苏南地区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2035年苏南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打造示范,势在必行
事实上,与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对比,江苏在国际航空运输、港口以及运输组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苏锡常、南京都市圈等多层次轨道网面积密度是德国北威州和韩国首尔都市圈的1/3左右,轨道交通分担率不到发达国家1/3;机场、港口等核心枢纽能级不足,未能进入世界前20位行列;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约13.8%,远高于发达国家8%-10%左右的平均水平。
“从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看,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作为基础要素和先行引领是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沿革和演变,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输组织带动了国土空间拓展与优化,带动了城市群发育,带动了产业链拓展。”陆永泉认为,打造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弥补不足,力争实现基础设施先进适用、运输服务便捷舒适、治理体系高效有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总体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其时已至。
从江苏来看,区位特征明显,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江苏拥有世界级的运量,预计未来运输需求将持续增长,对交通运输的品质和效率将提出更高要求。”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分析,预计到2025年,全省人均GDP达2.35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达75%,即将进入城镇化后期成熟阶段;三产比重达56%,由工业化后期逐步迈向后工业化阶段。预计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三产比重达65%,与德国(68%)相当。
展望未来,未雨绸缪,对照“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要求,江苏交通运输部门已在擘画2035年远景目标:
——建成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国内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领先的机场和港口枢纽。全省铁路网密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南京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进入全球前50位,苏州和南通、连云港港等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入全球前20位。
——建成世界前列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沿江城市群、南京和苏锡常都市圈地区实现“1小时通勤”。拥有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运和时速250公里高速货运列车等铁路货运系统,拥有至少1家全球排名前20位的货运企业,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低至德国、美国、日本等水平。
——更加彰显世界前列的交通科技创新能力,交通运输领域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在物联网、无人驾驶、网约车、网络货运等领域拥有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和载体,平台业务量和处理效率居全球前列。
——具有世界前列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运输生产碳达峰、碳中和,力争运输安全“零死亡”。
——具有世界前列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法治交通体系和信用交通体系的示范。
进度率先,质量领先
业内人士认为,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要体现先行,主要体现在进度的率先和质量的领先上。
一方面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时序上要较全国提前五年左右,为全国发展探路;另一方面要在发展质量和要求上较全国有所提高,努力在没有先例的方面率先探索出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争做得更好更快,在解决交通运输现代化共性问题上积累实践经验。
从深层次解决发展突出矛盾,陆永泉说,“十四五”期间,重点要以基础设施的新跨越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快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打造“轨道上的江苏”“枢纽网络”和“水运江苏”,增强综合交通的协调性,尽快建成综合立体交通网。
打造“轨道上的江苏”。高铁里程超过3000公里,形成“省域2小时高铁圈”。超前谋划并预留超高速轨道交通通道。补齐城际铁路短板,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交通圈”。
打造“枢纽网络”。宁镇扬枢纽板块,建设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注重发展国际运输,服务南京都市圈发展;徐连淮宿枢纽板块,要以连云港国际枢纽港、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淮安航空货运枢纽为重点,发展苏北“物流金三角”,服务“一带一路”海陆联运及东西向物流;苏锡常通泰盐环沪枢纽板块,要以融入长三角核心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区域运输。
打造“水运江苏”。加强国际货运航线统筹,优化美西、中东、欧洲等远洋航线运输布局,推动远洋干线、近洋干线、内贸干线、洋山快线、长江(内河)支线“五线同步”发展格局。
据介绍,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正按照苏南地区和全省范围两个维度进行谋划。华设设计集团综合规划院副院长裴剑平认为,苏南沿江地区,有发达的城市群和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整体发展水平领先,应该“先行一步”。江苏北部地区,资源禀赋好、发展空间大,可以围绕目标定位,进一步探索符合区域特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交通运输现代化之路。(朱璇 梅剑飞)
来源: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