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工装备:从“制造”走向“智造”

30.09.2015  10:26
                近日,由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成的专家验收组,对江苏5地2014年度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进行考察验收。本报记者跟随验收组深入各企业,探寻江苏海工装备制造业成长壮大、创新升级发展背后的成功之道。             明星产品都是“中国芯”1993年,还是村办企业的靖江锚链厂,资产仅有100万元。历经转资、股份制、上市,至2014年年底,亚星锚链规模已接近200亿元,其销售额目前仍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这个“锚链王国”的背后,“成长密码”到底是什么?             亚星锚链董事长陶安祥告诉记者:“亚星锚链要做的就是必须率先改变,让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早在两年前,亚星瞄链就专门成立了智能化改造团队,企业从过去的“铁匠铺”一跃成为高端海工产品制造商。               随着海洋石油开采由浅海200米深度向3000米以上更深海域发展,用户对海洋系泊链的规格、强度有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而主要适合于浅海作业的海洋石油平台的R3系泊链难以满足。亚星锚链及时调整,盯住大规格、高强度的R4级海洋系泊链和超高强度的R5级海洋系泊链,边攻关研发,边制定相关标准。               在亚星瞄链厂区,记者看到,右侧竖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下面摆放的就是海洋工程锚泊系统超高强度R5系泊链。这条高等级系泊链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是我国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工产品。             经过不懈努力,亚星锚链现已成为世界前五大石油公司主要供货商……实现了产品开发与市场布局的全系列、全覆盖、全掌控。             陶安祥对记者说,明年上半年,亚星瞄链两条智能化生产线将正式投产。“这一工艺不仅国内领先,也走在国际前列。”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规划处副调研员钱春泰深有感触地说:“亚星锚链代表了中国民族品牌,早已走向世界。”               苏州桑泰海洋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同样有一颗自主创新的“中国芯”。               在美丽的苏州金鸡湖畔,桑泰有着一支高智商的“海豚”团队——15名博士,公司70%以上的员工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公司大楼一层展厅里摆放着各类产品,包括高分辨率侧视声成像海底探查系统、三维前视声成像避碰/探查系统、水声通信机、水下对讲机等,其中多项产品及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甚至国外相关领域空白。             提到桑泰的明星产品——高分辨率侧视声成像海底探查系统,公司总经理曾荣告诉记者:“这套设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多次完成国家及国际间海底探查任务,其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领先半步就是胜者             南临万顷太湖,北枕万里长江。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心腹地无锡,2002年成立的江苏麟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无锡市新材料基地的领军企业,多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就是这家民营企业,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攻克了一个世界级难题——海洋性气候环境下的防腐。               3年前,一次偶然机会,高效防腐合金涂料的特性被公司员工发现,董事长冯立新兴奋不已。这是一种既环保,又具有耐蚀特性的材料,尤其适应海洋性气候环境下的高腐蚀区域。领先半步,就是胜者。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高效防腐合金涂料已通过前期试验和检测。“当全世界都在寻找海洋防腐解决之道时,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冯立新说。             早在2001年,陶安祥便准备进军海工领域。彼时,国内海工锚链市场一片空白。他深信,人类从浅海走向深海是必然趋势。             一年后,当第一笔订单到来时,陶安祥激动万分,也坚定了在这个领域走下去的决定。到2007年时,仅海工锚链一项,公司接到的年订单量就达2万吨。2013年,公司又将产业链延伸至海工水下连接件领域。时至今日,在国际油价大跌,很多企业停工停产,而亚星锚链凭借过硬质量,订单量依然充足。             “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振兴民族工业,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桑泰执行总经理毕坤对记者说,很多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必须靠我们自己完成,再困难也要勇往直前,否则将会永远受人制约。             2004年,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成立时,总经理薛建凌曾立誓:“领先半步,做行业的先行者。”在海缆这个彰显实力的高科技领域,百余年来鲜见中国人的影子,相关设备生产一直为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面对这种形势,中天海缆勇于探索,与国内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潜心钻研,成功完成百余项技改指标,跻身国际舞台。             江苏和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创办于2010年。短短5年时间里,公司研发的大口径石油钻杆、钻具等产品,已不断在填补国际国内市场空白。按照公司总经理赵钧羡的规划,未来两三年,江苏和信将着重攻关智能钻杆,“这是石油钻具行业的发展趋势。”             外借“大脑”苦练“内功             究竟是什么秘诀,使得这些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骄人业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产学研相结合,以产代研的组织模式,依靠科研单位的强大研发能力提升企业规模化生产组织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这些企业创新发展的共同选择。             2008年,麟龙新材料在国内率先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成立了江苏麟龙南航新材料研究院,开启了院企合作新模式。麟龙新材料总经理尹国贤说:“我们与院校的合作非常广泛,涉及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等多个方面。”在企业内部也建起了博士生、硕士生工作站,真正形成了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             除了外借“大脑”,苦练“内功”也让江苏和信尝到了甜头。该公司以智能化生产引领产业升级、改进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锻造厂房,赵钧羡指着地上的一堆堆钢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年研发两到三种新型产品,技术改革前,需150公斤原材料的产品,如今可以节约10公斤~20公斤。按照年10万吨产能计算,一年节约的成本就有几百万元。             同时,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不仅为企业送政策、想点子、出主意,而且还竭力在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牵线搭桥。             验收专家组组长、中船重工集团724研究所所长助理谢向前深有感触:“通过创新转型,江苏省一大批海工装备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