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制报:裴光宗“为群众维权是我最开心的事”
□本报特约记者 张全连 嵇苏红 本报特约通讯员 哈文军
阳光、帅气、中等身材、戴一副眼镜,30岁出头,看上去像个大学生,但他在南京秦淮区可谓远近闻名,常常有外来务工人员跑到司法局点名要见他……他就是“魂系法援”的秦淮区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裴光宗。
2016年以来,裴光宗代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51起,挽回经济损失172万元。因此,他连续3年获评秦淮区优秀法援律师,赢得了“讨薪能人”的美誉。
“如果没裴律师,我们的血汗钱肯定拿不到!”3月21日,山东籍务工人员刘富根对裴光宗充满了感激之情。
1月20日,数百名外来务工人员情绪激动,把劳动仲裁机关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千万不能闹事,有困难依法解决。”正在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的裴光宗急忙上前询问。带头的刘富根等农民工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大倒苦水:“公司班还得上,就是不发工资。”“我们辛苦干了半年,却没拿到应得的工资,没钱我们怎么回家过年?”
原来,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大都自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在南京某数字互联文化有限公司务工。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亏损,公司临时负责人以欠银行贷款为由,拒绝支付工人工资,有的是两个月、有的长达半年,总金额约120余万元。当时年关将近,员工们感到希望渺茫,只能到劳动仲裁部门讨要说法。
“案件到我手上,只要你们的诉求合理合法,官司免费打!”裴光宗听完员工的讲述后,一边安慰,一边认真详细询问案件始末,刘富根等外来务工人员将信将疑。第二天一大早,裴光宗立即展开调查,得到的结果并不乐观,公司老板卷款外逃“失联”。想想这些民工兄弟脸上的愁容,裴光宗不肯放弃。在调查中,他发现该公司还有小股东在苦苦支撑,而公司账目上还有一些周转资金。
“只要债主逼债,公司马上倒闭。这些务工人员的欠薪将无人能支付。”于是,裴光宗三番五次找到公司临时负责人和小股东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与务工人员、公司和劳动仲裁三方沟通,在3天之内达成了调解协议。当刘富根等外来务工人员拿着讨回的120多万工资时,激动地拉着裴光宗的手眼泪直往下掉。
“做法律援助律师是个良心活!”裴光宗认为,做法律援助律师不仅是对社会的回报,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6年4月,秦淮区一家餐饮公司,欠30多名安徽籍外来务工人员总共50多万元工资。民工们为了讨薪,之前经过仲裁程序,却未能获得成功。因为餐饮公司已成“空壳”,失去了支付能力,案件一度毫无进展。
尽管如此,倔强的裴光宗仍没放弃。为了取证,在近10天的时间里,他往返于餐饮公司和当事人之间多少趟,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在一次又一次地查找证据中,他发现这些安徽籍民工兄弟并非是这家餐饮企业直接雇佣,而是通过安徽一家已上市的某旅游公司招聘并管理。
在裴光宗的坚持下,立即将这家上市公司作为连带责任方,一起告上法庭。最终,法庭判决这家公司连带偿付民工拖欠50多万元工资款。
“我们多次维权都没结果,没想到法律援助不花一分钱帮我们打赢官司,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拿到了辛苦钱的务工人员特意为法律援助中心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为法律援助事业尽心尽责,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最开心的事。”裴光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