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制报:司考路上“赶考人”

26.09.2016  10:37

  □本报记者 郑 弋 

  9月24至25日是双休日,但有人是注定不能休息的了,国家司法考试就在这两天进行。自2002年的首场国家司法考试开考以来,本报记者也已是连续15年参加对号称“第一难考”的国家司法考试的采访报道。

  开考首日早晨8点钟,在记者赶往南京市二十九中龙江校区考点的路上,看到不少步履匆匆的人们,虽然年龄上有差异,但看着他们或背着书包,或拎着文具袋。记者知道,他们今天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司法考试“赶考人”。

  助考生走完圆梦司考“最后一米

  “请大家让一让,让这名男同学先进考场……”24日上午8时许,在苏州考区胥江中学考点,一名坐着轮椅的考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据男孩的母亲介绍,孩子在学校打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前几天刚拆石膏,现在还没办法独立行走。家里虽然为他准备了轮椅,但考场在五楼上面,而教学楼内又没有电梯,只能架着他上楼。这时,正在巡考的考点总监考、苏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徐亦文见状,立刻上前搀扶,最终将男孩安全地送进了考场。徐亦文说:“对于每个考生来说,司考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这两天的考试中,我们时刻关注诸如此类的特殊考生,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护考服务、午间休息场所和午餐,陪伴他们走过圆梦司考的‘最后一米’。

  古稀老人逐梦30年只为了“学到老

  如果说对受伤考生的照顾体现了司法行政机关的人性化关爱,那么,每年司法考试中都有几个白发老者,则让记者体会到了一种坚韧的执着。

  在常州考区报名参加司法考试的1706人中,年纪最大的就是已经64岁的老王。他早年患过中风,现在已经不记得自己参加过6次还是7次司法考试,尽管对这次考试还是没有多少把握,但很享受复习迎考的那种快乐。他告诉记者:“年轻时学习条件不好,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过法律知识。现在我把司考前的准备视作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每次参加司法考试我都能学到一些新的法律知识,真的很好。”据了解,老王是一名退休了的法律工作者,现在还在法律岗位上发挥余热。

  但跟淮安考区的陈正相比,老王绝对是个“小年轻”。陈正目前已是年逾古稀,1986年他自考大专毕业后从工厂辞职,在清浦区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1988年起参加律师资格考试,2002年起参加司法考试。他就这么边干边学边考,法律服务干了30年,考试考了将近30年。据了解,他如今在当地也算是一个“法律明星”,七里八乡的群众,但凡有了法律难题全去找他。他说:“坚持了将近30年,司法考试让我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我会干到老,学到老,考到老的。

  司法局长组团参加司考当“考生

  在司法考试现场遇到司法局长,遇到司法局工作人员实在是太正常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司法考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但如果他们的身份是“考生”,那会怎么样呢?今年,记者就在淮安考区遇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是洪泽县司法局长杨巨卫和局机关的一群90后工作人员。

  杨巨卫告诉记者,他在2011年担任洪泽县司法局副局长时就参加过司法考试,但因11分之差没有通过。后来调到了基层乡镇,因为工作忙碌便未再继续参加司法考试。今年,组织上将他调回司法局担任局长后,他明显感觉到司法行政工作的变化很大,对司法行政干警法治素养要求更高,司法行政工作更加需要学法懂法的人才队伍。为此,杨巨卫决定挑战自我,再次参加司法考试,同时鼓励局机关的年轻人一起参加考试。为了备战司法考试,杨巨卫与一起报名参加司法考试的年轻人成立了司考互助小组,建立了司考QQ群和微信群,利用午休等业余时间,共享司考政策和考试辅导资料,开展结对互助,互相配合、互相鼓励。

  其实就记者所知,司法行政机关参加司法考试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苏州市司法局的沙一。司法考试首日,我跟他联系了解苏州司法考试情况时,才知道他也参加了司法考试,于是给他回了四个字:“加油!必过!”现在,记者同样把这四个字送给所有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们:加油!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