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架新常态下无线电希望之桥

12.05.2015  12:28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信息化发展趋势,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融合创新发展呈现出新的方向,全球工业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种大环境下,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迈上新台阶,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线电事业发展的主题。

        实现提升效能新突破

        江苏无线电管理局调整工作方向和方法,找准以管好用好频率资源为主业的核心定位。

        长期以来,无线电管理工作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无线电事业的发展。新常态下,必须靠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破解,在全面提升无线电管理水平上寻求新突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迈上新台阶。

        “法治”。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系统管理理念,全面梳理现有省级条例、规章和制度,查漏补缺,废旧立新,为有法可依提供依据。深入开展“学法规、用法规”活动,全方位做好无线电管理法规的普及工作,增强社会和公众对无线电的认知和遵守无线电法规的自觉。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规范无线电执法工作,探索建立符合省情实际和地域特点的执法力量、执行机制和执法手段,切实将全省无线电违法行为控制在低位。

        “创新”。将创新全面引入无线电发展过程,大胆实施管理形式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内容创新,深度推行简政放权,深化“事后监管”落实,努力实现业务建设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频率使用由指令性向保障性转变、行政执法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统筹推进军地联合、省市联动、区域协同的全时空无缝隙的无线电安全监管,保证管理与服务、监督与执法的协调统一。

        “融合”。充分认清当前条件下无线电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国家推进“两化融合”战略机遇,借助“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机会,江苏无线电管理局主动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主动融入国家信息安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找准以管好用好频率资源为主业的核心定位;在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潜在威胁的情况下,突出以先进技术监测为手段的强大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用频需求激增的条件下,拓展推动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服务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治理、保障国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全新职能,切实将无线电管理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在融合中推进自身发展,在融合中巩固自身地位,在融合中展现无管风采。

        “发展”。以推进无线电事业发展为目标,充分激发内部活力,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魄力、担当的意识,谋求无线电建设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勇于打破禁锢,大胆攻坚克难,按照“国内一流水准”的目标,加快推进技术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布局科学、配置合理、技术先进”的监测网络。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实施江苏无线电人才培养工程,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打造一支学术造诣深、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做到人才储备先于设备更新,保证新技术、新设备的准确运用,达到队伍专业化、设备专业化、手段专业化的目标。

        明确事业发展新目标

        江苏无线电管理局构建频谱科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分配指配频率。

        频谱管理科学化。构建频谱科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激励和指标导向,综合运用行政、市场和技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分配指配频率,最大限度地满足部门行业领域用频需求,无线电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各类无线电业务得到协调发展,区域频谱利用状况系统掌握,频谱资源利用率与区域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台站监管常态化。台站日常监管规范到位,公众、专业和业余台站管理措施切合实际,重点台站布局合理,电磁环境安全得到应有的保护。台站设置事前审批许可简单便捷,做到无超时零投诉;事中事后新设既设台站做到定期分类核查,台站资料登记入库率实现年增5%~10%,关键核定指标准确率达到95%以上,频率占用费做到应收尽缴。

        行政执法综合化。法规制度和执法主体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联合执法机制和综合执法手段得到进一步完善,不明信号技术定位能力和非法信号执法查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违规设置电台和非法使用频率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发案率和查处率实现一降一升,全社会知法守法意识显著增强,空中无线电波秩序井然有序。

        监测支撑精准化。精准定位专业监测技术支撑职能,做到既面向行政管理又面向社会服务。监测检测和干扰查处严格按技术规范标准执行,重大活动保障和重点频率保护做到按规程切实落实,干扰响应和判明时间做到分类分级及时准确处置,涉及公共安全的频率干扰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其他一般干扰响应时间不超过8小时,干扰源判明率达到100%。专业技术能力在提升无线电管理水平中的关键作用凸显。

        技术设施智能化。平台架构设计代表信息技术演进方向。智能化立体监测网络基本形成,监测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站点布局趋于合理,实现了频段、业务和区域监测技术能力的有效覆盖。综合“一体化”信息平台整合到位,实现面向服务对象与管理业务的融合、信息网络资源的集约共享。频谱监管网控省级中心和市级分中心落成,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网络通联顺畅,实现频谱动态监控和实时全景展现。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逐步完善,新一代技术、宽带接入业务和微功率设备等检测项目得到加强。

        人才队伍专业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技术资源整合,打造一支技能精湛的技术支撑工作团队,着力提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能力,增强对无线电安全保障的驾驭能力;充分整合技术设施专业维护服务社会力量,综合发挥技术手段在无线电监管中的最大效能;开发利用专家智力和专业知识资源,为无线电科学管理提供智力保障。